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校园动态

园林讲堂推出德国知名设计教授系列讲座

 

    12月6日、7日两天,园林讲堂邀请到了德国瓦伦丁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瓦伦丁+瓦伦丁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事务所在中国的实践”的系列讲座。

 

    据悉,瓦伦丁教授30多年来主要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环境研究等领域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除德国外,在希腊、意大利、俄罗斯、中国、荷兰等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并多次获得国家大奖。同时是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师。

 

    系列讲座中,瓦伦丁教授介绍了上海辰山植物园的设计理念,即对植物专项的设计以及与其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技术理念。教授指出,植物园的建造应先考虑周围的环境与地形,而当地的地质、地貌等因素也会对植物园的建造产生极大的影响。植物园以提供植物科研原料,为当地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和将新建的植物园融入原有环境为三个目标。教授还详细讲述了植物园的“绿环”(周边环状绿化带)和其内部的温室。

 

    在植物专项设计方面,瓦伦丁教授提到,要了解当今新植物园的趋势,即引种能较好适应当地环境、气候的植物,避免过多的人工养护。同时,还应符合中国人对传统园林植物的认识和审美。并且,还需将新的引种植物和原有植物融合。

 

    在生态技术理念方面,瓦伦丁教授强调要将先进的生态技术无形的融入植物园的建设。其技术有三:一是将植物的残枝和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回收入沼气池中,使其为温室提供一部分能源。但此技术由于时间和技术等等原因还未实现。另一项已实现的技术是对植物园中湖水的过滤,使之形成一个完善的自我循环系统,提供各方面用水,并使人工湿地受益。三是通过当地不用的材料置换来需要的材料,从而大大节省了资源。

 

    据了解,上海辰山植物园已发展成为上海一张全新的“绿色名片”,开园时每天的游客数达到15000人。瓦伦丁教授分享了辰山植物园设计成功的3点体会:读懂植物园的场所,使之与当地环境相匹配;从文化、传统和科技上符合当地生态;把好的环保理念融合在一起,为公众提供教育的场所。

 

    此外,教授还讲述了正在准备施工的太湖新区,他指出,要通过建造广场等手段,把自然湖区发展成为城市内部景观,使之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使都市富有生命,满足不同的人对绿色空间的需求。(A21)

作者:刘尧 曹晓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