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7时整,2010年新生文艺晚会在田家炳体育馆隆重上演。晚会名为“我的大学”,分为“传承”、“责任”、“成长”三个部分。上篇“传承”从全方位的视角展现“我的大学”的精神内涵,向观众传达出北林“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中篇“责任”从当代青年的视角展现出“我的大学”的青春使命,诉说绿色学子对祖国绿色建设事业的无悔誓言。下篇“成长”从一名中华儿女、一名绿色事业接班人的视角,演绎了北林新生在大学生活中由青涩蜕变成长,逐渐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整台晚会立意宏大、主题突出,凝结了北林师生对新同学们的殷切期望。为了组织好本次演出,校学生艺术团,校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同学历时2月,精心准备,通力合作。晚会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充分认可。
学生艺术团: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
继上周迎新音乐会之后,这台迎新文艺晚会更是倾注了艺术团同学的大量心血。学生艺术团副团长涂馨同学介绍,这是一台和音乐会完全不同的演出,它更通俗,更贴近大学生活。如果说,迎新音乐会是让大家领略校园里的高雅艺术,那么,新生文艺晚会就是让观众们在演出中,看到自己的身影。谈到各节目的创意,涂馨同学补充道,我们要向观众们讲述学校的精神,比如说诗朗诵《我是一棵树》、原创舞蹈《树说》,就讲述了北林人的精神内涵。舞蹈《水》、《跳春》更是突出展现了北林这座绿色学府崇尚自然、追求真理的理想追求。此外,《放飞梦想》、《我相信》、《我的骄傲》等歌曲也充满表现了大学生的青春活力。
学生合唱团的于畅游团长告诉记者,“大一新生在这台晚会的演唱部分承担了大量任务,包括舞蹈和民乐团的演出也有新生参与,这让他们一进入北林,一进入这个团体就感觉到了主人翁的地位。当然,作为主角的他们也乐在其中。”
一位在民乐团打击乐合奏《中国龙》中担任鼓手的大一艺术特长生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主修的是扬琴,这次却要接触一种新的乐器——鼓,但是对她来说这是一次新的尝试。从8月14日参与暑训到现在,她已经在民乐团这个集体中和其他特长生以及乐团大二大三老成员相处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排练虽然辛苦,但她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并且享受着这样的生活。在采访的过程中,她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首打击乐表达了一种我们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它雄浑震撼,摄人心魄。演奏起来身临其境,酣畅淋漓。”
另一位合唱团的大一新成员也表示,这个集体很温暖,训练很有趣,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很和蔼,很可爱。她们都对这次演出充满了期待。舞团的同学也说道“训练很苦很累,她和她的队友们的膝盖上也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睡觉是唯一休息的方式……”舞团负责人告诉记者,训练到最后,成员们不得不喝红牛来补充体力才能保证训练继续进行。
正是新生和老成员们一起持之以恒的努力,才使这次晚会如此圆满的上演。
学生会:不为人知的演出同时上演
一间狭小的办公室,凳子当桌子,上面摆着简单的快餐盒,还有两位同学一边吃着饭,一边对着电脑不停修改。他们就是学生会为这次晚会负责视频的同学。他们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着晚会上所用的视频。
演出开始前,有人在门口引导;演出过程中,有人在维持会场秩序;演出结束后,有人在负责清理现场。舞台布置,搬台理线,追光、观众组织,气氛调动,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组织负责着,为确保演出顺利进行努力着,他们就是学生会的同学们。可是这样说,台前学生艺术团为大家倾力奉献,幕后学生会为大家默默流汗。
学生会负责的事物繁杂而细碎,但是他们分工明确,处理得依旧井井有条。
会场的两面有两面巨大的国旗,舞台的正中央的横幅,这些都是学生会的干事们事先就已经布置好的。一位学生干部告诉记者,“为了增加舞台的层次感。他们用砖头和木板垫高了大舞台的后半部分,这一切从设计安排到实施都是由我们独立完成的。”
“我们还会有一些干事就驻扎在舞台后门,负责联络下一个节目的演员,协助演员搬运乐器,比如打击乐合奏就需要我们事先把鼓架子放置到指定位置,放置演出所需音响设备,配乐诗朗诵的麦克风等等这些,我们都要事先放好……”学生会一位负责人介绍。
800张椅子,20张桌子,200张铁凳子……这些数目被牢牢的记在学生会自律与权益部的李萌部长的脑子里。 “我们先搬同一种颜色的椅子,有人负责往后台送,有人负责把椅子都在固定的地方摞起来。同时还有一部分人负责把属于大学生活动中心的桌子和铁凳子送回原位……”只有经过事前周密的安排,清场工作才能顺利高效的进行。
为了达到特定的舞台效果,还有一些干事负责了整台演出的舞美灯光。他们时刻注视着舞台,随着演员位置的变化转换着灯光的方向和明暗。在后台的一个角落,一些同学正在整理红旗。走近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学生会的大一干事,手中的红旗是刚刚换下来的,需要整理归放好,再换上在演出时需要的旗帜。同时,他们也在整台晚会中负责挥动这些旗帜,烘托现场气氛。合唱《我们众志成城》中作为背景的大国旗的波浪效果就是由这些同学来制造的。
晚会开始前,一进会场,就有学生会的礼仪欢迎观众入场,在场内也有学生会的干事负责维持秩序。据他们说,在晚会开始之后,场内的各个通道是禁止学生通行的。在必要的时候,他们还需要起来带领在场观众们调动现场的气氛,可以说,他们虽然在会场之内,但是为了确保场下井井有条,他们无法完整的欣赏这台晚会。
“从我进入学生会到现在将近四年了,我们学生会举办了这么多次成功的晚会,可是我几乎没有完整的看完过一场……”学生会张雅璇主席在对干事们优秀的表现肯定之余,又无不遗憾的说着。
体验参与:大学艺术第一课
在演出正式开始前,许多大一新生就早早的来到了会场,等待这场盛宴的大幕拉开。场外是初秋的夜的寒意,场内却如盛夏般的火热,到处闪烁着荧光棒的光芒。新生们一直期待着,他们和记者说,他们是来给同学捧场的,他们是来见识一下大学的文艺晚会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是……
在这些观众中有个特殊的身影,他是已经毕业的校友,他说:“在工作之余回到了熟悉的校园,体育馆,感受到了新的活力与激情,心情激动不已……”
“无论孩子走多远,我们都会时刻牵挂着。”在观众席上还有不少家长的身影。一对从丰台区赶来为女儿加油的父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因为乐团的需要,女儿在乐队中担任了从未接触过的角色,我们都挺担心她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无法适应新的生活,但是我们又期待她能能有新的突破和表现。”在女儿的演出结束后,这对父母带着欣慰的笑容离开了会场,笑容里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骄傲。
还有一个来北京出差的父亲,正好赶上了儿子的朗诵《我是一棵树》,这个爸爸说,他正在准“考研”的关键时期,却还是尽全力准备新生晚会的演出。这位父亲当说到自己的儿子从小喜欢朗诵、唱歌、做主持时,眼神中透着满意与自豪。
而新生观众们则说,没想到大学的文艺晚会如此丰富多彩,效果如此震撼。歌舞表演、诗歌朗诵展现了北林学子的风采。只是时间过得太快,直到演出结束还一直对节目意犹未尽。还有同学说,原本只是抱着给朋友捧场的心态来看,没想到却迎来了一场视听享受……
在整场震撼的演出中,从大家高涨的热情中不难看到,大家对于节目的热情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观众们大赞节目《中国龙》的震撼,《树说》的优美……大家的满心期待化为了满意。在主持人的结束语后,观众们依依不舍得离开会场……
来自经管院的大一新生赵雅莹同学说,“上大学前,我们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与兴奋。来到大学之后,对于未知的大学世界和大学生活,在好奇兴奋之后多少会有些迷茫。“我的大学”这场文艺晚会,给我解答了‘大学,究竟是个什么样?’这个问题”。
这是一场新生全面参与的文艺晚会,以艺术的手段讲述大学生活。诉说自己生活的文艺晚会显然更易与新生亲近,加之艺术表演的体验,更拉近了“艺术”与大学生(新生)的距离。一改高深与晦涩的形象,使艺术更易进入大学生的生活。
当大学生感觉艺术进入生活的时候,正是组织者应该感到欣喜的时候。艺术的生活将给大学生带来平静与充实的内心。在这个浮躁的世界,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也许有人会容易变得空虚与茫然。或许艺术正是“解药”。大学育人的理念,似乎就在歌舞中潜移默化地流露。(A19)
Copyright © 2005- 2018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
总编:刘广超   副总编:杨金融 刘丽萍 李佳 欧阳汀 高大为   编辑:姜玥 杨一楠 陈昊原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