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校园动态

身边的榜样33:为学生指明方向的灯塔

––记生物院生科07优秀班主任张金凤
 

    在北林大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级,它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承担着为我国培养理科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个班级有这样一位班主任,她是中国林学会会员,她是中国遗传学会会员,她曾主持国家984计划项目:“美国科罗拉多冷杉及其栽培技术引进”课题,她是身兼众多重要职位的教授,却甘心做生科07的班主任,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指引一群学生成长,做她们指明方向的灯塔。

 

    注重科研,提高同学竞争力

    理科基地班,顾名思义,是培养理科基础扎实的研究型人才,介于这个原因,张老师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日常学习中对学生严格要求,更从大二下半学期开始就鼓励同学进入科研实验室锻炼,以提早熟悉实验室的工作,为以后科研工作做准备。为此,张老师竭尽全力帮助学生联系导师,向实验室推荐,有时还会动用私人关系。而同学们也不负所望,不仅在学习上成绩优异,送到实验室的学生也都广受好评,到大三时,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参加了导师制科研活动,有30人申请到国家级、北京市级、校院级科研立项课题16项,另外,还有多名同学参加数学建模、英语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班级中营造了积极活跃的科研氛围。

    谈到这些时,张老师露出欣慰的笑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为了学生未来的路更宽敞,她深思远虑,竭尽所能,而同学们优异的成绩则是对她的一片苦心的最美的回报。

 

    培养动手能力,营造和谐班级

    理科基地班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科研能力,也要求其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所以张老师在抓紧学生学习的同时亦不忘培养其组织动手能力,而一个积极活跃的班级则是基础。所以从建班伊始的“你希望的班级是什么样的?”调查活动,到选拔愿意为班级服务的优秀学生组建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班干部队伍,再到形成创新协作,积极进取,热情投入,参与奉献的班风班,她一步一步引导、指引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放手让同学自己管理自己,所以虽然理科基地班课业繁忙,但生科07的同学依然享受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每年春季、元旦、十一组织三次以上的特色活动给大家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积极参与校院级活动,并在不同时间开展适时、有趣的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欢笑,也在活动中成长提高。

    学习时认真,工作时投入,活动时热情,张老师没有让理科基地班的学生成为书呆子,在她的带领下,生科07的学生向着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方向前进。

 

    平易近人,细心帮助学生

    张老师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学生,但却从来不摆老师的架子,“以平等心态面对同学,以朋友的态度和同学相处”,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时,她会听从组织同学的指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和同学们玩在一起。所以同学有什么事情会找她来倾诉,寻求帮助,班级里有名同学喜欢管理学,但因为父母的关系选了生物,十分迷茫困惑,甚至影响了学习,张老师在听了他的烦恼之后,积极开导,帮助他分析问题,并建议他既然对管理方面感兴趣可以去选修北师大的心理学专业,既不会耽误现在的学业,又不会完全抛弃自己的兴趣。那位同学在听了她的分析和建议后豁然开朗,对未来又充满信心。
    张老师还会及时从班干部那里了解班级情况,适时解决班级问题:临近考试,压力太大,班级气氛沉重,她就和班干一起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缓解考试压力;申请科研立项时,班级有两名同学没有参加,她及时了解情况,寻问原因;有同学家庭困难,担心其产生自卑心理,她就鼓励其担任班干,用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尊重……

    在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张老师用自己的细心、耐心去关心每一位有困难的学生,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健康、向上的成长。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张老师用一颗热忱的心,陪伴着三十五个孩子,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她用自己的力量给了学生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尽情翱翔。她,是学生迷茫的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航行的途中最明亮的灯塔!(采写人:李颖佳)
  
 

更多内容请点击浏览 2009年身边的榜样专题报道 http://news.bjfu.edu.cn/ztbd/sbdby2009/

作者:学生记者:李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