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优良学风班保护区06班
保护区06班是我校保护区学院的第一个班,他们在全校师生的共同支持和全班学生的努力下,一步一步坚实的走在未知的路上,他们不断探索,在位置中寻找方向,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实现了一个有一个从无到有的奇迹。他们是这样的执着,在这条未知的路上,他们执着的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他们是这样的快乐,在团结和奋进中,实践出一条属于保护区学院的特色发展之路。他们于今年,被评为了我校优良学风班,为他们的努力再添精彩篇章。
导师制——不是小团体的分散,而是更好的共同发展
保护区学院由于其特定的学习方向和专业知识结构,决定了其特有的教学方法——导师制。从大一开始,同学们就在班级和院里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逐渐确定下来。随后,学院更久每位同学的兴趣,为同学安排合适的经验丰富的导师,同学们就两个或三个为一组,跟随导师去勘探和研究。
在不同导师的带领下,每位同学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深入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班级凝聚力的减弱,相反,平时的基础课同学们都在一起认真的学习,相互解答疑问,全班外出的实习时间更是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和方法的绝妙时机,同学们相互辅导,相互鼓励,全班同学经常坐在一起,探讨学习的方法,大二的四级英语考试,全班29位同学,25位通过。考试结束后,同学们迅速组织起来,由英语能力较强的同学为没能顺利通过四级考试的同学辅导英语,他们甚至还为同学们请来了学校英语协会的“大牛”,来为他们辅导,每天在图书馆里,都能看见同学们相互帮助的身影,他们将这种共同进步的方式亲切的称为——朋辈辅导。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积分80以上的同学达26为,今年,又有3为校三好,2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1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位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3位二等奖学金获得者和1位外语优秀和1位学习进步奖学金获得者出自这个优秀的集体。在新年临近的时候,班里有6位同学顺利获得保研资格,其中一位被保送北京大学。
从无到有——学习与工作两不误
保护区06班是保护区学院的第一个班级,他们在积极努力学习,探索发展方向的同时,更不忘发展保护区学院的学生组织,06级的同学们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为筹建自己的院学生会而积极准备,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们仍然坚持着。不懂得学生会的工作方式,他们就积极地向其他学院的前辈讨教;不清楚学生会的部门分配,他们就去其他学院的例会上学习;招新工作遇到困难,他们就全班同学一起上阵,为学院加油!
每一次的学习都让这些探索中的青年人兴奋不已,虽然劳累,他们却快乐着,奋进着,当他们看着学院学生会在自己的努力下一点点初现雏形,他们无不激动无比,现在,保护区学院已走过了4载春秋,而06级的同学仍然在默默地支持者后来的同学们,在工作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关怀他们,学生会的工作没有因为学习的越来越紧而放弃,他们用自己的手,创造了从无到有的奇迹。
不分彼此,班级上下一家亲
06级的保护区学院同学们有个传统——元旦去班主任家包饺子。问他们为什么不在学校食堂包?他们说这是办主任的意思,大家是一家人,这样才暖暖的,其乐融融。
没错,这个优秀的班级不仅在学习和工作上创造了骄人的成绩,在生活中,他们每个人都视班级同学如兄弟姐妹。“从大一开始,我们班就像一个大家庭,没有彼此之分,大家相互帮助,现在就要毕业了,反而有点舍不得。”一位同学含着眼泪回忆说。从进校开始,他们就将学校、将这个新成立不久的保护区学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在这里,或许有过彷徨,有过困惑,也有过失落,但不论何时,都有人陪伴,因为他们是一个大家庭,他们一起面对风雨,一起笑看人生。从那一天起,他们就将自己的生活融入这里,融入这个班级,所以在班级里,没有隔阂,有得只是心与心真诚的交流。
大学的四年转瞬即逝,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迎来了“校级优良学风班”的荣誉,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和学校老师的支持帮助下,他们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新的辉煌!(采写人:徐梦泽)

更多内容请点击浏览 2009年身边的榜样专题报道 http://news.bjfu.edu.cn/ztbd/sbdby2009/
Copyright © 2005- 2018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
总编:刘广超   副总编:杨金融 刘丽萍 李佳 欧阳汀 高大为   编辑:姜玥 杨一楠 陈昊原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