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思远•志行千里
––记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自动化06-3班尹中兴
尹中兴,连续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从大二开始攻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第二学位,目前已被北京林业大学保送至北大攻读经济学研究生学位。尹中兴认为这仅仅是人生的另一个平台与起点。他觉得本科四年应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四年里,他以“方向比深度重要;思维比考试重要;生活比学习重要”为准则,在学习与工作中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诸葛亮也是他的老师,教会他“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理想心态无论何时都保持清醒的大脑与平静的心态高效率做自己要做的事。
无目标无以成事
尹中兴的大学生活都是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初,他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计划要参加的大型活动,确定目标之后他会作出如何做事和事情做的的程度的预测。他毫不怀疑目标在他所取得的成就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目标就是航向,就是努力过程的不竭动力,就是在这样的做事方式的影响下,他参加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一系列活动。2008年的创业计划大赛是他辉煌的舞台之一。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大型比赛,从初赛、复赛、再到决赛,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准备和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2007年10月,北京林业大学开始校级初赛,起初的196份参赛策划书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只有10份被提交到市里参加初赛。参加这次大赛,耗时将近一年。一年中,尹中兴和他的团队不断地修改计划书,这是一个漫长而纠结的过程,三次大的修改几乎将计划书原来的内容全部推翻。期间,团队中也出现过意见分歧,还有参赛时间紧迫和学业的压力让他们很多次都想放弃。然而最终没有放弃并且在不断的磨合中,计划书最终得到了组委会评委的青睐,得到了众多风险投资人的认可。在第五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尹中兴的团队获特等奖,紧接着在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又获得铜奖。
青年不懒,则志无不成
对于尹中兴来讲,学习并不是每天唯一要做的事,他看重学习,但绝不会因为学习或考试的来临而打断自己做事的步伐。他每天都有既定的任务,时间到而如果任务没能有效完成,他也绝不影响后面事情的进度。自从大二开始攻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第二学位以来,他就需要每周在两所学校间奔波,其中的辛苦或许在他拿到学位证书时一切都变成了甜美的回忆。他很享受自己的忙碌生活并且从不叫苦。或许周末大家都休闲娱乐的时候,他还在上第二学位的课程;或许同班同学因为近期的一门考试忧心忡忡的时候,他还有第二学位的两门课考试……
这样的生活与忙碌并不能使他陷入苦恼,他每天忙到连苦恼的时间都没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是单纯的忧虑从不会开花结果,所以人仅仅需要在一定的时间段仔细分析研究确定自己目标之后,就不要再在目标方面浪费时间,给自己一个截至日期,每天都向目标更加迈进一步。自由的生活应该是每天都有具体的事情干,每天都有进步,如果时时刻刻都在考虑自己的目标又怎会有时间为目标做具体的实践与付出呢?
热心课外实践活动
除了是学习的典范,尹中兴还广泛参与各项活动。他大一时担任班长,所在班级荣获校级“双优班级”称号,同时他也是工学院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的负责人。他说:“做班级工作要有热情,要主动去带动大家,使大家对班级活动产生‘共振’。做工作时最重要的是真诚,真诚地与人沟通,与人协作,并主动反映同学的心声。而作为团队的领导,自己必须做出一点成绩,才能树立威信。”他在平时也很注重与学姐、学长交流,认为唯有与人交流才不会受局限。“做事要像山一样稳固,做人要像水一样把自己放低一点,虚心地学习,完善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尹中兴如是说。
尹中兴曾到延庆县井庄镇参加“红色1+1”实践,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在那边他深切感受到农民对农林知识的渴望。他希望利用本校资源,尽自己努力帮助当地农民改善生产条件。他们曾送理论科技书籍给当地农民,并帮一些中小学生辅导功课,送一些图书等。他说自己真心希望实实在在帮他们摆脱困境,但目前做得还不够。得知当地有了自己的图书馆,他非常高兴。(采写人:雷佳)
更多内容请点击浏览 2009年身边的榜样专题报道 http://news.bjfu.edu.cn/ztbd/sbdby2009/
Copyright © 2005- 2018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
总编:刘广超   副总编:杨金融 刘丽萍 李佳 欧阳汀 高大为   编辑:姜玥 杨一楠 陈昊原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