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校园动态

国庆训练感言6:我爱我的祖国

                                                                                                陈泽任(文/信息08-2班)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宏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隆隆的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历史凝聚了宏伟, 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 这气势慷慨激昂, 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我们辗转难眠;多少次,我们都是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国母亲六十年华诞!

    我认为能赶上祖国六十年大庆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并且作为北京大学生能在这个城市近距离的感受全国人民对国庆的期盼与高涨的热情是值得庆幸的,而最让我感到骄傲与自豪的是自己可以作为一名大学生参加到国庆游行方阵中,成为十万学生中的一员。怀着这钟自豪的心情我投身于国庆阅兵训练方阵中去。

    “作为一名军人,我们以正步走过天安门为荣,但是客观原因决定我只能来训练你们,但我以仅训练你们五天为荣,因为我为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献力了。”这是在“国庆六十周年,我与祖国共奋进”动员大会时,王卓教官说过的一句话,教官们没有在十一那天走过天安门的机会,但是他们却有如此的热情,那我作为群众游行第16方阵中的一员,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奋进、为之努力呢?于是,骄阳下,有我们挺拔的身姿;风雨中,有我们坚强的脚步。国庆训练有严格的标准,要求我们用7'10''的时间走过四区五线(500米),为了达到这样的高标准,我们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训练。没有丝毫的怨言,有的只是坚定的眼神;没有退缩的心态,有的只是坚韧的步伐;没有后悔的想法,有的只是昂扬的士气。 日晒过,皮肤火辣辣的疼,我只是在休息时抹一抹额头上的汗珠;雨淋过,衣服贴在身上阴冷冷的,我只是在回寝室后默默地把湿衣服挂上衣架;腿酸过,脚痛过,每走一步都很难受,但我还是努力将每一个动作做到位……说实话,不是没想过松懈,不是没想过退缩。可是当我在训练场上一看到教官在偌大操场上的队列间来回奔波指点的身影,在点评时一一细细品味起指导员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在行进的队列中一听到标兵们略带沙哑却底气十足的口令,心中便又燃起了动力,抬起头,抖擞起精神:人生中不就有一次能为国庆60周年华诞训练的机会吗?

    有这样一个片断让我深深震撼:在国庆大阅兵的时候,一个持钢枪的战士,需要连续不间断地做完一套动作,最后一个动作是将枪插到腰旁边用手持住。可是那个战士一不小心把枪插进了自己的身体里,当时血流了一地,但那个战士一动也没动,直到阅兵结束才倒下……听后,泪流满面的我觉得,我们此时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想想平时的训练,一种在心中潜藏已久的感慨便油然而生。在训练时,我们和训练员在烈日下同甘共苦,他们对每一个动作都要求严格,一发现我们的动作不规范,不到位,便细心的给我们讲解,纠正我们的错误,争取让我们把每一个动作做好。在站军姿时,我们的双肩酸痛,双腿麻木,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苦和累。但我们不需抱怨它的苦难,它的辛苦和劳累,是在磨练我们像树一样坚挺向上、不屈不挠的意志,它带给了我们一个尊严,一种力量,一种不向任何权势卑躬的品质。正所谓人生苦短,年轻时吃点苦,受点累算得了什么。俗语说:“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它教会了我们怎样去面对今后的挫折。在行走时,在训练员队长的引领下,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这微笑的力量,感动了周围的一切,细细想想,幸福、快乐时常酝酿并荡漾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便能找到瞬间的感动与欣喜。烈日晒黑了我们的皮肤,却使我们滚烫的心变得更加坚强;汗水浸湿了我们的衣襟,却留下了许许多多难以言表的记忆和心情。我相信每个参加过这次训练的同学,都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六十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可以发言的时候!您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您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我们衷心地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将会带着收获的喜悦,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挥舞着手中的麦穗,热情迎接祖国60周年华诞的到来。在那时,向全世界人民表达您愉悦的心声。(A19)

作者: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