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校园动态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林业官员探寻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智慧

“这是我第四次来中国,但每次都有新的震撼。”来自斯里兰卡森林保护部的地区林业局副局长赫拉特·穆迪扬塞拉盖·阿努拉·班达拉在采访中坦言。他曾在国家林草局的相关培训中多次学习中国林业管理经验,而今年10月的中国之行让他对碳汇项目的落地机制有了更系统的认知。



在推动绿色“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近日,2025年发展中国家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与管理官员研修班于10月下旬在我校举办。来自印度尼西亚、冈比亚、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喀麦隆、刚果共和国等6个国家的24名林业官员来到中国,围绕林业碳汇政策、测量技术、市场机制与生态修复等议题展开系统学习与实地考察。


看见生态治理的中国答卷


在湖北十堰、丹江口水库、武当山等地考察时,学员们亲眼见证了荒山变绿林、水源地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推进的生动实践。在丹江口水库区,他们看到了中国为保障“南水北调”水质而实施的严格生态管控;在武当山,他们体验了太极文化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在十堰的乡村,橄榄园、古银杏林与森林康养项目的结合,展示了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赢路径。



冈比亚环境部副常务秘书宾图·加萨玛不禁感叹道,“中国的生态发展前所未见,对自然的保护更是首屈一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充足,整片土地仿佛被森林覆盖。”


这份绿色的蜕变,在北京同样触手可及。 “这和我记忆中的北京不太一样。”时隔10年,马来西亚砂拉越森林局研究与开发司的沈凯芳再次来到北京,眼前的景象让她惊讶。2013年她初访中国时,北京深受雾霾困扰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而今重返故地,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大片的城市绿地与澄澈的蓝天交相辉映,这一切都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


引发生态文明的思想共鸣


如今,中国的生态理念正以其深刻的实践智慧,跨越文化差异,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引发深切共鸣。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赋予时代新意,提倡全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丹江口水库的考察让沈凯芳对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有了真切体会。了解到当地村民为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而主动放弃赖以生存的网箱养鱼,以杜绝可能给库区带来的污染隐患,她看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这种为生态保护作出的集体抉择,让她深刻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层含义。她将这一理念与她熟知的“有国才有家”传统观念相联系,认为二者共同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只有保护好孕育我们的家园,人类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这种跨越文化背景的理解与认同,彰显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在不同文明语境下的普遍价值。


同样深受触动的,还有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的博士研究员库奥古姆·坎德姆·米歇尔·埃洛迪。对她而言,这次培训最重要的收获不是某项具体技术,而是一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她坦言:“中国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并表示将把这种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今后的研究工作:“我带回去的是‘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推动绿色发展的合作新篇


“中国不是简单地种树,而是把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与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来自印尼内政部的桑贾亚·费布里亚·普特拉·迪亚斯评价道。他认为,这种治理思维尤其值得借鉴。



学员们系统学习了中国林业碳汇的政策与市场机制,并前往北京通州绿色交易所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聆听报告、观摩实时碳交易数据,他们直观感受中国碳市场的活力,亲眼见证碳汇交易如何促进生态价值实现,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了更具象的理解。


这套森林碳汇项目从政策到实践的完整链条给学员们提供了新的启发。“中国经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赫拉特意识到这套机制对于尚未开发碳汇项目的斯里兰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计划将此行的收获带回国,助力推动本国在森林碳测量、监测及相关政策制定方面的工作;马来西亚半岛林业局官员莱拉·兰蒂·塔利布计划将这些见解应用于本国实践,加强森林碳监测能力,支持马来西亚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冈比亚公园和野生动物管理局专家奥马尔·苏瓦塞则着眼于将中国环境治理的整体思路融入本国政策框架,计划起草一份符合冈比亚国情的政策草案,推动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并进。


这种理念的认同正在转化为具体的合作愿景。多位学员表示,他们期待在绿色“一带一路”框架下,持续开展林业碳汇、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联合研究与实践创新,将理念共识转化为具体的合作成果,共同构建更具韧性的生态治理体系。


怀揣着建设绿色家园的共同愿景,这些学员将中国的生态文明智慧作为推动本国实践的关键借鉴。他们所汲取的,远不止于具体的技术与方案,而是一种旨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这次研修播下的种子,将在“一带一路”的广袤土地上,孕育出一片片跨越国界的希望之林。

作者:宋和、章乐孜;审稿:赵聪      |     编辑:杨一楠; 审核:杨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