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语05-1 孙雅静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临近毕业,我突然回想起当初大学开学之前,我看到的一部名叫《我们毕业了》的电视散文,那时尚未体验大学生活的我对“大学毕业”这个字眼只有一种感觉:伤感。而现在,我的感觉是充实与满足,因为这四年间我学会了成长,这四年间我汲取了宝贵的知识,增添了自我价值。
回想当初,我和许多人一样,在高中时对大学充满了无限向往。想法简单的我认为大学生活是自由、无拘无束、激情澎湃的。可是当我真正的迈进了大学的门槛以后,才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般轻松快乐。当自己提着大包小包懵懵懂懂地走进大学校门,和爸爸妈妈挥手告别的那一刻,我便开始想家,极度想念着家里柔软舒适的床铺,极度想念着家里色香味俱全的可口饭菜,极度想念着依偎在爸妈身边时的无忧无虑。当我第一次躺在宿舍床上时,我无法入睡;当我第一次拎着洗浴的小筐走进浴室时,我无法忍受那蒸汽腾腾煮饺子般的空间;当我第一次走进食堂时,我无法忍受口味偏重的饭菜……大学生活尚未开始,仅仅生活上的众多“无法忍受”便让我郁闷万分,这时爸妈的细心开导让我慢慢地解开了心结,学会了适应陌生的环境。我一直在心里暗示自己,别人能够适应,为什么自己就不能适应?大学是一个塑造灵魂,培养具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知识分子摇篮。要在思想上独立,首先便是要在生活上独立。作为一个已年满18岁的成人,不可能一辈子依赖着自己的父母,期待着走在别人已经为自己铺好、并清除一切障碍的路上。如果这样,那么人生注定是失败的。在这条必经的成长之路上,我们要学会独立、冷静、睿智地处理事情,我们要学会慢慢地走向成熟;虽然成熟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因为它意味着青春的流逝和梦想的褪色。但是,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是大学里必不可少的自修课。况且,我们所期待、梦想的持久的平和的幸福人生也离不开成熟。
这四年,即使是现在临毕业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一直在不停地问自己要怎么度过大学的生活。我给自己的答案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也许有些学子会不以为然或持否定态度,但我坚定地认为学习是大学的主业。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大学被认为是谈恋爱、休闲快活的好地方。其实,大学是人类精神资源的传递和创造的最佳学堂,是一个聚集了智慧的学者,对世界进行不断的研究、解剖的理想场所。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是用来追求高深学问的所在,而非为了享乐。而追求学问,关键是对知识的积累。社会上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在短短的四年里,或者准确的说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根本学不到太多的东西。诚然,大学里的课时相对中学来说很少,所以要想汲取更多的学问知识,就要凭借自学能力和日积月累。我的专业——英语——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的知识体系。俗语说熟能生巧;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要想“熟”,便要反复,积累,再反复,再积累,靠得是平时的工夫,而不是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就像是背单词,平时一天记十个单词,一个学期就可以记住几千个单词,这样总比一个礼拜记住几千个单词来的容易、舒服。其实人人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可是缺乏持久的自制力总是让我们在最后感慨不已,后悔万分。这四年里,我看到了不少同学在快考试的那几天里辛苦熬夜、临阵磨枪,结果是熬绿了脸庞,熬黑了眼圈,还一边感叹道:早知到这样,平时就多看点儿书了。所以我认为端正学习态度,继续保持中学时积极的学习状态仍然十分重要。毕竟在大学里我们的身份是学生;而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并通过学习充实自我,提升自我。当然,对专业知识的日积月累并不等同于闷头苦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配合合理的学习时间,做到在学习的同时体验精彩的生活,这样能劳逸结合,提高效率。
大学不仅让我体会到怎样学习知识,还让我体会到了怎样学习人与人的交往。有的人能够通过这四年,结交到很多知心的朋友,有的人却在四年里形单影只,没有什么可以交心的同伴。大学其实是社会的一个小缩影,在这个小社会里,混杂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拥有各类不同性格的人。想在“不同”中寻找到“相同”,需要的是沟通、理解与宽容,这也正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大学生活的四年,是集体生活的四年。在集体中生活,需要的是无论何时都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互相倾吐彼此内心的伙伴,而不是封闭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个宿舍,一个班级,就像是一个小家庭,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相聚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缘分;当然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鸡毛蒜皮的拌嘴小事让我们烦恼,但是换个角度仔细想一想,试着去理解对方,想象如果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会怎么样。如果实在理解不了的话就试着宽容吧。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苦苦纠缠让自己揪心呢?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回想当初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可是岁月的车轮即将驶出青春的校园。在这四年,我高兴过,痛苦过,得意过,失意过,有些目标实现了,还有些目标尚未实现。临毕业之际,我想说:谢谢你,我的大学生活。因为有你,我能够在知识殿堂里自由翱翔、驰骋;因为有你,我学会了独立成长,走向成熟;因为有你,我充实了自己的人生,提升了自我。四年时间,不知不觉已到尽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说要给后辈们留下些什么经验与提醒,那么我想说大学是照亮人生盲点的地方,上天不可能给我们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好好把握住现在,不论结果如何,重要的是自己心知:我曾经努力过,拼搏过!

个人简介:孙雅静,女,山东烟台人。英语05-1班团支书,中共预备党员。自2005年9月入学以来,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和社会的各种活动,全面发展。学习勤奋刻苦,专业基础扎实;在校期间,获得过一次校级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两次二等奖学金;现已保送至本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上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曾先后担任班级心理委员、生活委员职务,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责编:王小川)
更多内容点击浏览:2009届毕业生感悟专题
Copyright © 2005- 2018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
总编:刘广超   副总编:杨金融 刘丽萍 李佳 欧阳汀 高大为   编辑:姜玥 杨一楠 陈昊原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