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语05-3班 王莉
还记得大一刚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是我的生日,早晨5点多就到了北京。虽没有家人的陪伴,却很庆幸有同校的学姐同行指引。大学一年级时,我很努力的读书,很积极地参加校学生会的各种活动,也在校运动会上小试牛刀了一把,学期末的时候,我的学积分是全班第五,加上量化分是全年级第一。当时觉得大学生活挺多彩,也挺容易。
大一下学期很幸运能够当选为班长,我很珍惜。我自认为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所以在每一个细节上我都力求站在老师和同学的立场上,并做到最好。在大学第一年投票的时候,我以第一名当选三好标兵,那个时候我会一直记住,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比别人了不起,真的很感恩,也开始感受到成就感背后的责任。
我家的境况不是太好,所以经济负担一直困扰着我。我在同学的介绍下开始做英语家庭教师,经济上稍有缓解,但还是不够。我很感谢王一娜老师,她介绍了一个非常好的家教机会给我,让我教她在欧洲留学时的学生,是个很和善、大方的挪威医生。每周家教四至五次,虽然有点累,但是我打从心里开心和感谢我有那段经历,很充实。苏静老师也非常体谅我的境遇,有好的兼职活动就会通知我。特别是有一次我内心很难受苦闷的时候,苏老师很耐心地开导我,安慰我,把我当亲人一样,让我再一次以乐观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真的是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
之后的大学生活都比较顺利。因为在假期的时候都有努力地兼职和实习,加上奖助学金,我锻炼了自己,又基本实现经济独立。这也是我大学四年非常引以为傲,也很感恩的地方。
其实我在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工商管理才是我的第一志愿,我很开心能够在外语学院度过这四年大学生活,因为所有的外语学院的老师真的都非常体贴学生,给人一种家的温馨。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的。
我觉得在大学里不能忽视学习,但也要关注校园外发生的人和事。如果有时间和精力的话,非常提倡同学们做一些实习,多接触社会上的人,学习成功者的成功之道和思维模式,并尝试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我发现其实生活、学习、工作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有适合自己,只要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就拿学英文来说,我不喜欢被单词书并不代表我不努力学习。我喜欢看英文电影和连续剧并不代表我的学习就会受到负面影响。相反,因为我喜欢英语口语,下意识地纠正自己的发音,模范地道的英语口语,自己的口语就再不自觉中提升。细心观察、模仿和练习是关键。或许是我的幸运让我在这几年里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无形中也给了我开心说英语的机会,而且对我来说,日常口语既实用,又很容易记忆。
在Jet Set Sports的培训和实习,使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北京奥运会,参加开幕式和闭幕式以及其他许多奥运项目。其中有个故事让我印象很深。在8月8号那天,其实应该是我的经理带队进入奥林匹克公园和鸟巢的,但是她那天突然发高烧,而我平时已经准备好一切,胸有成竹的我自然当选,获得这张意外的门票。但这件事也让我知道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只有准备好自己才可能抓住机会,否则即便机会来了,也不是自己的。
我很喜欢和人沟通和交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所以我平时的课余生活很多姿多彩。充实的大学生活对我来说才是有意义的生活。目前我在国际六西格玛专家协会工作,能接触到很多不同行业的中层领导和其他社会人士,让我将校园学习的理论结合实际,也学会到了很多校园里学习不到的东西,我很满意,也会继续努力和学习。
英文里有两句话我很喜欢,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是玛利亚凯利的歌曲“When You Believe”中的一句歌词“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不要让世俗的眼光和他人的想法左右了自己的决心和毅力。认准了,就坚持到底。另一句话是“One has to be able to endure the pain before he succeeds.”现在工作了才知道在校园里的学习生活是那么美好和轻松。但是我相信现在的吃苦是必要的,也是暂时的,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投资,将来的回报是丰厚的,也是别人抢不走的。努力,就会有收获。

个人简介:王莉,在大一至大三任职班长期间,曾连续获得校级“三好标兵”“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并获得校三等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一直都很独立、乐观的我在这四年里学到了感恩和坚持。通过各种勤工俭学和奖助学金,经济上已完全独立。曾任院篮球队队长,非常喜欢游泳和各类球类运动。坚信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非常喜欢的三句话:Though hope is frail, it’s hard to kill.If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s going.One has to be able to endure the pain before he succeeds.(责编:王小川)
更多内容点击浏览:2009届毕业生感悟专题
Copyright © 2005- 2018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
总编:刘广超   副总编:杨金融 刘丽萍 李佳 欧阳汀 高大为   编辑:姜玥 杨一楠 陈昊原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