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生态文明智库中心举办皮书编撰交流沙龙,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健康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皮书编撰专家侯胜田作专题报告。活动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薛永基教授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智库中心、水保学院等单位的智库研究员、师生及线上参会者共40余人参加交流。

侯胜田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皮书的发展历程与功能定位。他指出,皮书作为一种“权威、学术、智库报告”,兼具学术价值与政策参考价值,是连接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桥梁。侯胜田教授结合自己主编12部皮书的丰富经验,详细阐述了皮书的编撰规范、结构体系和质量要求,强调皮书编写要突出原创性、实证性和前瞻性,注重数据支撑和现实问题导向。
北京林业大学智库中心主任、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教授介绍了他自2010年起主要参与《生态文明绿皮书》编撰工作的心路历程,以及后续《黄河生态文明绿皮书》品牌的开创和主要研究工作。《黄河生态文明绿皮书•黄河流域荒漠化防治发展报告》编撰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丁国栋教授介绍了第四本黄河生态文明绿皮书的主要内容与编撰进度。
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就皮书编写的经费筹措、成果认定、历史沿革与现状衔接等实际问题与侯胜田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侯胜田教授建议,皮书编撰应打破年度报告的局限,以主题为导向,突出黄河流域特色和创新点,加强实证研究和政策建议的针对性。
本次沙龙由我校社会服务和综合研究部指导,生态文明智库中心主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承办。多年来,我校皮书编撰团队坚持问题导向与前沿视野,将理论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从2010年首部《生态文明绿皮书》的拓荒之举,到2022年推出《黄河生态文明绿皮书》《国家公园绿皮书》品牌的深化拓展,北京林业大学以皮书为媒介,持续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学术动力。目前,第三本《黄河生态文明绿皮书•黄河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正积极申报国家级皮书奖项,其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力获业界高度认可,第四本《黄河生态文明绿皮书•黄河流域荒漠化防治发展报告》已进入审校环节,预计于年底出版。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强化跨领域合作,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进一步做好社会服务,积极开展智库资政,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北林智慧”。
Copyright © 2005- 2018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
总编:刘广超   副总编:杨金融 刘丽萍 李佳 欧阳汀 赵聪   编辑:姜玥 杨一楠 陈昊原 李锐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