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专题报道>>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疫”线采风

“疫”线采风|赵聪:万众一心 共克时艰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五,当我还沉浸在第一年将全家人接到北京欢度春节的喜悦时,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随着疫情快速蔓延,全国确诊人数不断攀升。总书记大年初一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学校党委也随之快速反应,做出相应部署。我的直觉是,这次疫情的防控形势可能比03年非典更加严峻。作为一名管理干部,应该在这个时候留下来,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能反应。父母非常支持我的决定,我果断放弃值完班和家人一起返回河北继续休假的计划,留在北京,随时听候组织的安排 。

 

 

  做好“服务员”

 

  2月12日,按照学校党委部署,我有幸前往离退休处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实行封闭管理,原本近在咫尺的食堂、超市、医院变得触不可及,起初老同志们是有些不适应的。

 

  总书记说,特殊时期,困难人群、弱势群体能否得到周全的照顾,恰恰考验着地方治理的“绣花功夫”和执政温度。疫情之下,对孤寡、独居老人等困难人群,要做到力度不减、对象不漏、针对性更强,避免他们成为社区里的“孤岛”。

 

  就这样,在离退休处领导的带领下,我和伙伴们主动送服务上门,代买馒头蔬菜,派送报刊,代取快递,代开药品……帮助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开药问题,柴米油盐问题”。这些工作虽然谈不上惊心动魄,但却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有学校党委在,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在,我们一定能共渡难关,迎来美好的春天。

 

  渐渐地,他们心中的担忧消除了,焦虑的心情平静了,抱怨少了,笑容多了。在确保零感染的前提下,我们积极组织引导他们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网上教学督导、舆论导向树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做好“宣传员”

 

  除了做好“服务员”,我还努力做好一名“宣传员”。

 

  疫情之下,大家足不出户,却时刻关注着外面的世界。每天醒来,打开新闻网、朋友圈,了解国家最新政策、全国疫情形势、社区学校抗疫进展,成为所有教职员工、社区居民必做的“功课”。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能给人带来信心,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向公众传递权威消息,解读党和国家政策,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是我,一个新闻专业毕业生的重要使命。

 

  按照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工作提出的“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要求,我深度参与了离退休处、社区防控一线指挥部的新闻宣传工作。从策划专题到定向约稿,从采写编排到加强外宣,从图文并茂到转战新媒体,从对着电脑爬格子到举着手机拍素材,身上“新闻人”的基因被快速激活。

 

  我主笔采写、参与编辑的多篇稿件先后被人民网、学习强国、教育部、北京市教工委的多个媒介平台刊发。起草的简报被北京市老干部参讯收录,作为内部资料,下发到北京16个区县和7个系统。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我们一直在做的,是用手中的笔和镜头,用最快的速度,让祖国看到最真实的北林,看到北林人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看到北林人的坚韧和大爱。

 

  今天是我挂职的第45天,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从其他战友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绝对忠诚的政治立场、整体谋划的大局观念、危机处理的应变能力、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不急不躁的平和心态……不一而足。

 

  众志成城,同心战疫。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我不知道这个总数有多少。但我知道,一份关爱乘以这个总数就可以汇成爱的海洋,一份帮助乘以这个总数就可以为困境中的人带来希望,一份信心乘以这个总数就可以托起北林人抗击疫情的精神脊梁。我深深地以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为荣。

 

  未来的日子里,我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为无疫社区、平安北林,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赵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