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专题报道>>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疫”线采风

“疫”线采风|罗杨:在党组织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接受考验

  从2月15日来居委会挂职至今,已是第42天。感觉这段时间忙碌充实、头绪多但非常有序,收获极大。自己就住西家属区,特殊时期能以工作身份守护家人、守护同事、守护社区、守护校园,意义非凡。

 

 

  挂职期间,我主要做宣传引导和指挥部日常工作。这42天里,我在领导、同事、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先后参与制定12份方案、撰写报送9篇新闻、编辑42篇信息、设计各类宣传品、整理100多份工作档案。通过两段经历,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第一段是“两天八稿”的经历。2月24日下午,指挥部安排我起草一份工作简报,总结学校在社区开展的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报送上级单位。我和指挥部四位老师连续两天改到深夜,经过8次反复修改,到26日晚上11点最终成稿。整个过程很辛苦,收获却很丰富。第一层收获是我明白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四方责任”是什么,我们下沉的社区应该承担什么;明白了我们周边的“三方力量”在哪里、应该如何整合;明白了我们建立的“三个体系”相互之间有什么关联、建好后怎么用到位。第二层收获是当我把成稿和自己起草的初稿放一起比较,明显感觉两个稿子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那一瞬间,我发现到自己最缺的不是文字能力,而是政治能力。是用政治站位找工作定位、用政治思维思考复杂问题、用政治方法执行政治决策的综合能力;“以文辅政”,“文”永远是方法手段,“政”才是灵魂核心。除了收获,还有一个深深的触动,我们通过半个月实践、两天挑灯夜战才弄清的一些终极问题,回过头看,校党委从一开始就高瞻远瞩做好了整体部署。之后上级多个重要来文再次印证,党委至少提前一个月对社区防控作出了准确预判和英明决策。

 

  第二段是“一夜十一条”的经历。2月19日,宣传组第一次在社区挂横幅,营造氛围、做好居民提醒。白天工作忙完已是晚上8点,我才得知图文店的师傅们返京后在店里隔离还不满14天,不能外出帮忙布置。身边同事要不已经下班、要不正在值守,我和龙晓凡老师在夜色寒风中钉钉子、绑绳子,快12点才把11条横幅挂好。成就感没维持多久、挫败感就来了,第三天刮五级大风,心都凉了,感觉一夜的辛苦白费了。但当我们去维护劳动成果时惊喜的发现,有几条横幅不但没吹坏反而更稳了,最开始有身边同事、物业保安,后来有值守的志愿者,最后甚至有路过的居民,都帮着加固过这些横幅,有的加固后比我们之前绑得还好。像极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自然无情,人间自有真情。宣传组的工作不仅是宣传组在做,这不就是最好的宣传效果吗?同志们团结在一起,和居民群众在一起,这场共同的战“疫”必将取得胜利。

 

  在这场特殊战“疫”中,能在一线社区磨砺,必将成为自己重要的人生经历。我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心态,继续把握机会,全身心付出,在党组织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接受考验。

作者: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