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武汉一隅,心系五湖学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林经系吴娟老师困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虽然不在校园,吴娟老师并未忘记育人的初心,通过指尖、通过电话、通过视频,将知识、责任、担当突破疫情的封锁,传递到每个学生的心田。
“班主任”——守护好责任田
作为梁希18-2班的班主任,吴娟老师时刻不忘身上责任,她定期通过线上聊天、语音电话联系班内学生,关心他们的在家状况,将“云关怀”延伸到祖国各地。
正式上课前,吴娟老师担心学生们不能适应线上教学,特意与每位学生进行交流,询问是否有学业上的困难。同时她还召开了视频班会,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2003年经历非典时的心路历程, 嘱咐学生们要听从任课老师的安排,利用好各类网络资源,积极调整心理状态,鼓励大家无论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都要不断探究知识海洋、钻研学业。“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一切其实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磨练。今天在家守候的你们,亦会成长为更有力的自己!”

“导师”——承担好育人责任
“非典时期我正读大四,经历过很多和大家相似的事情,所以我对毕业生们现在的心情感同身受。我一直和我的学生强调,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及时联系我,我会尽我所能提供帮助。大家也一定要相信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疫情期间为指导好所负责的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吴娟老师与每位学生进行一对一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未来发展计划,依据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来自湖北宜昌的陈同学意向出国,吴娟老师了解到她已经收到了国外大学发放的Conditional Offer(有条件通知书),因此在对其毕业论文指导方面更为严格,希望她能拿到一个好的分数满足要求,顺利入学。
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吴娟老师定期与研究生开展线上组会,交流分享近期的科研进度和学习心得,督促学生们完成好学业任务。同时吴娟老师对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也给予了积极关注,用自己的防疫故事作为育人素材,坚定学生的“战”疫成功信心。
“学者“——保持好学习姿态
无论何时何地,不能放弃学习。疫情、“隔离这里不能用隔离,但是我没想到词”、焦虑,让学习变得愈发困难。吴娟老师给自己的学生作出了表率。因为老家只有一台电脑,吴娟老师和家人只能轮流使用。为了腾出更多时间用于科研工作,吴娟老师每天清晨五六点就会起床,坐在电脑前查阅文献资料、撰写论文。当家人需要用电脑时,则用手机浏览相关文献并手写摘录要点,如此持续到深夜才休息。
“遵守防控要求宅家学习,既是为疫情防控作贡献,也是自我充电的好机会。”每天吴娟老师本学期没有本科生课程,但是她仍在抓紧时间自我学习,为后续的课程讲授做准备。她说,疫情防控是一场生动实践,这次的给农林经理管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亟待归纳总结后纳入课程教育。因此她每天都很忙碌,清晨和夜晚忙于独处思考和写作;上午忙于阅读专业书籍、搜集疫情下的林业动态;下午则忙于学习英语、阅读外文资料。

疫情无法预料,教师的育人工作长期“在线”。教育不仅仅是平日里课堂上的教学,也是疫情期间的言传身教和全情投入。身处疫区最中央的吴娟老师,以及学院许许多多老师,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通过“停课不停教”,通过日常“嘘寒问暖”,通过“在线论文指导”等多重形式,传递对学生的关心关怀,春风化雨。
编辑:李佳
审核:刘尧
Copyright © 2005- 2018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
总编:刘广超   副总编:杨金融 刘丽萍 李佳 欧阳汀 高大为   编辑:姜玥 杨一楠 陈昊原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