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专题报道>>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教学“疫”线

教学“疫”线|姚璐:打造有声有色,有来有往的网络课堂

  这学期我首先开的课程是《陈设艺术设计》,早在假期看到疫情愈发严重,又陆续听到可能线上教学的消息,意识到这学期可能要开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了。但刚开始准备线上教学还是非常忐忑的,首先这门课程往常是在实验室上课的,因为其中有大量的实践环节,每年都会让同学通过模型的方式进行空间设计的探索,也会有一部分陈设品的制作会涉及到很多工艺制作,转到线上该如何应对?其次,线上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看不到学生,没有面对面的接触,如何确保教学的效果?不打无准备之仗,化解担心和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充分准备,于是我列了一个课前准备清单:1、选定上课软件,提前进行网络测试;2、学生情况调研;3、调整教学安排;4、学习优秀经验。虽然有所准备但开课之前还是很紧张的,跟很多老师一样开课前一晚的难眠我也没逃过,一大早更是全家总动员,吃完早饭,就走进“教室”,像往常进去课堂一样开始准备设备,打开课件,找到上课的感觉,登录云端课堂。“同学们早上好!”聊天区马上出现同学们的问好接龙,突然感觉不是对着空气,屏幕后面还有很多同学,我也慢慢感觉回到了课堂,还有一番云端课堂的新鲜感。现在将我首次线上教学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课件更新,适时调整教学安排

  

  从线下转为线上,教学的内容要进行调整和补充是肯定的了,开课之前我对于整体的课程教案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首先针对线上教学,不具备实验室上课的实践操作条件,所以本学期的课程适当缩短了实践操作的时间,增加了课题研讨、案例研究与方案设计的部分。其次,针对调整的内容补充课件案例,希望通过大量前沿生动的案例调动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另外,针对讲授的知识点设定提问与讨论,贮备活跃气氛小问题、课程必知问题、章节总结讨论问题等,将这些问题置入理论讲解之中,期待打破可能出现的“一端教师口干舌燥,一端学生放空自我”的尴尬。

  

 

  二、网络测试,也是课前动员的好机会

 

  在开课之初学院及时组织了线上教学的培训,也推荐了很多学习交流群。通过学院的培训以及和老师们的学习交流,我比较了几个可使用的教学平台的优劣,最终选取了腾讯会议作为主要的上课方式。开课之前我组织了一次班级网络测试。一方面跟大家介绍了腾讯会议使用的要点,测试了PPT播放、音频、视频等流畅程度,以及通过音频视频的连线测试稳定性。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次很好的课前动员。我首先带同学们用聊天区和语音功能都简单讨论了一下,提前培养课上参与讨论的好习惯,同时增加对于新课堂的期待感。在测试之后,我还补充做了一些学生调研,将同学们的生源、所用的上课设备、绘图工具以及线上上课的困难与意见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增强了对学生的了解,也为后期课题布置与作业要求的提供了依据。

  

 

  三、云端课堂,争取有声有色,有来有往

 

  为了尽快打破云端课堂的陌生感,拉近了同学们的距离,提高课程的活跃度,我设定了一个有声有色、有来有往的目标。首先在前期课件准备的过程中,我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其中也插入了很多案例图片与动图、视频。通过案例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讲解的内容,同时配合教学视频,变化课堂形式,不断带给学生新鲜感。“有来有往”指的是增加在各个环节的互动。前期准备的问题与话题就派上用场了,实践证明活跃气氛的小问题同学们参与度最高,在聊天区及时的回答参与,对于知识点和章节总结的问题参与度还有待加强。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进来是第一位的。我也会在学生做出回答后积极响应,对于一些学生提问进行及时的回答,逐渐培养起互动氛围。

  

    

 

    

 

  四、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网络教学没有面对面的现场感,教师也不能及时观察到学生的听课效果,“满堂灌”、“一言堂”的效果肯定是不好的。翻转课堂,让学生基于课堂的课题主动学习,共同基于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从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也增加设计实践能力。所以在开课之前,我就在给学生发放的自学指导大纲中就告知了本学期课程的综合课题:“为健康而设计”,在课程理论知识讲解之后,我在课上首先进行了课题的讲解,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话题,疫情期间,健康与空间的关系更加值得深思。学生在接到课题后,在班级中建立了若干云端讨论组。在课堂上,各个讨论组进行了首次头脑风暴,并进行了班级分享。同学们发言踊跃,每组代表发言之后还有同学补充发言。我想可能这样的云端讨论也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免于传统课堂讨论的羞涩,更直接的表达想法,老师的每组点评也能让班级同学都能听到针对不同选题的建议。争取通过问题导向的课题设置,调动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研究,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以上就是我线上教学的一点感受,虽然居家办公,居家上课,但是在开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学校和学院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在若干教学交流群中我也及时的获得了很多“雪中送炭”的经验方法,与老师们的交流也收获很多鼓励与信心,甚至是在很多分享推送中和并不相识的老师们也学到很多宝贵经验。这都让我感受到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是在并肩战“疫”。此时,坚守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好每一堂课,就是一名教师的初心与责任。

  

 

编辑:张嘉月

审核:刘   尧

作者:姚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