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专题报道>>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教学“疫”线

教学“疫”线|钱云:山川异域,千里同音

       我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的教师钱云。2003年,SARS肆虐,我在北京封闭的校园中,迎来本科毕业,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记忆犹新。2020年,又一个这样特殊的春季学期——2月17日,我们迎来线上开学,体验了网络时代和同学们“山川异域,千里同音”。

  

  在线课程,提前启动

 

  准确的说,这个新学期的课程准备从心情沉重的春节假期就开始了。疫情的蔓延让我很快就意识到,暂别校园、利用近年方兴未艾的“线上教学”将成为新学期的必由选择。去年在学校、学院的支持下,我将教了十年的《城市规划经济学原理》课程开到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于是我在正月初四紧急联系管理员,于2月1日将春季学期课程提前开放!很快这门课被教育部城乡规划教学指导委员会选中,成为了面向全国城乡规划专业学习的官方推荐课程,目前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参与者共同进入。一些学员还来信,感谢我们的线上课程成为了他们宅家假期中一份慰藉和寄托。

 

  在线课程封面及课程二维码

  https://mp.weixin.qq.com/s/PcdXrVJUJetp6tnjdWFx1g

  

  多方求教,“云端”备战

 

  随后,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我又开始准备春季学期的《城乡社会调查综合研究》这门必修课。这门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授课方式较为复杂,准备起来头绪甚多。在我倍感困惑的时候,我与位于疫情风暴中心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同僚们连线,看到他们在那样的困难中还在紧张备课,这让我倍受感动!这期间每天来自学校和学院的各种推送也源源不断,各种网上开放学术信息和网络授课操作指南纷至沓来,还接受了几名研究生的“远程技术指导”,并且虚心的向几位中小学网课教师讨教,多方指导,终于让我信心满满的进入了新的角色!

  

  

  历届优秀作业精选汇编

  

  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习材料

 

  

  课程设计,稳妥尝试

 

  通过“自我评估”,我决定——为了缓解我可能无法抑制的紧张情绪,更重要的是担心我家的网络一如既往的不靠谱,我果断没有选择“直播”的形式,而用了“录播”,也就是“PPT演示+授课录音+线上讨论+阅读材料”的方式。这基本算是实现了“最低成本”的网络授课吧——因为之前确有些学生反馈,没有带电脑回家,或者家长还要用电脑在线办公,等等……。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保证:一是不用受到网速限制产生卡顿的影响,二是学生们只需要用普通的手机联网就可以顺利学习了。

  

  

  课程概要介绍

  

  学术逻辑的再整理完善

  

  空中课堂,无尽期待

 

  线上开学第一天,虽然我的课是上午第二大节,但我凌晨5点就睡不着了。课上起来时间过得还是快,总体上,惊喜倒是不多,万幸没有翻车,我们就这样有点平淡的创造了历史。全体同学都按时出勤了,课后还收到了同学们不少反馈和零星吐槽,真的挺感动。学生们本周的作业也令人较为欣喜,但没办法一一当面辅导了,只能总结出若干典型的问题,做一个“综述”,又是新的尝试探索。

  

   自制的学生作业反馈表

 

来自学生们的各种反馈

  

  通过两周多的实战探索,我逐渐感受到,尽管网络教学在互动交流、情感传达、场景构建等方面有着不可克服的弱点,但也在一些方面拥有特殊的优势——简而言之,对于一些重要的片段,学生们可以不受限制的反复听讲解,这一点获得了高度好评,这事实上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由学生来主导课堂,自主、灵活的进行信息输入,并强化阅读引领思考的过程!

 

  这使我想起了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的话——“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

 

  正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衷心期望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同学们都能认真珍惜和体验这样一次特殊的教学实验——一个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特殊的开放式学习过程。让我们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专业,热爱我们的时代!

  

  静候春天,热盼再聚

  

     

 

  所有的努力,唯一无法克服的,就是对同学们的想念——热盼这个春天的真正来临!

 

 

编辑:张嘉月

审核:刘   尧

作者: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