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新学期好!相信你们和老师一样,从来也没有想过我们新学期的课程会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开始… …”

是的,正如我2020年2月18日新学期第一次上课时给学生开课寄语上的第一句话一样,我们所有人都不曾想过,2020年的新学期会是以这样一个“特殊、挑战而又难忘”的方式打开。值此举国战“疫”、众志成城的特殊时期,为响应教育部、学校、学院“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重要部署,由我们教研室所承担的《园林植物景观规划》与《园林植物应用设计》两门本科课程也在首周通过网络授课正式开课。回望过去半个月紧锣密鼓的教学准备和开课,感受颇深。
一、整体部署,统一组织
自学校下达《北京林业大学延期开学期间本科课程在线教学工作方案》与《在线教学有关事宜的通知》后,园林学院当即组织动员所有教研室、全体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应用多样的信息化工具做好在线教学准备。作为教研室主任,我也在第一时间召集承担本学期教学的老师们进行研讨,老师们积极配合,献言献策,反复探讨,共同制定了疫情期间本教研室的网络教学计划与具体执行措施。
对于大范围开展线上教学,开始我们是有多方面疑虑的。但教务处、学院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为并不十分熟悉网络教学的老师们解答各种问题和困惑,提供了许多悉心的帮助。园林学院更是建立了年轻教师”点对点”对接教研室的技术支持,老师们纷纷投入到各种网络授课软件的学习和试用当中,积极筹建教学平台,相互交流和分享,终于做好了开课准备。
二、多套预案,灵活应对
本学期,我们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教研室承担园林和风景园林专业2个专业17、18两个年级总共16个班级的《园林植物景观规划》与《园林植物应用设计》两门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鉴于我们教研室于2018年建设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导论》MOOC资源,第一阶段响应教育部鼓励使用优质线上资源开展教学的号召,我们针对《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设计了“学生学习线上慕课+教师全程在线直播辅导+实时答疑”的网络教学方案;《园林植物应用设计》课程则设计了“学生自学电子教材+教师直播授课+教师实时答疑”的教学方案。
但是随着开课之日的不断临近,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必须做好预案以防任何意外。于是我要求《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的教师同时做好其他授课方式的准备。果不其然,2月18日下午第一次上课时,我们的慕课资源由于平台访问量过大,同学们无法顺利登录,我立即启动事先准备好的企业微信群开展“教师直播授课+实时答疑+研讨”的应急预案,最终顺利完成了教学。充分的预案准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月19日,《园林植物应用设计》课程在前一天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腾讯会议和企业微信两个平台结合,直播授课进行的更为顺畅了。当然随着慕课平台运营单位逐步提升了网络容载量,目前平台的访问已恢复正常,有望为我们后续几周课程的开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月22日,我们的慕课资源选课人数比年前增长了2351人,目前已达6722人,全国很多高校选择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导论》课程开展教学,也说明我们的慕课为这个特殊时期全国的教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网课实战,全新体验
全面开展实时网课是一次全新的教学体验。每次课前的头天晚上,我都会与一同搭课的范舒欣老师反复测试所用平台及相关技术的操作,并提前通知学生第二天课程的相关要求。课前二十分钟我们也会提前进行网上课堂调试与学生出勤检查。
上课过程中卡顿严重时,学生需关闭视频与语音,通过留言反馈问题。这种情况下,我在共享课件屏幕并实时授课的过程中是看不到学生的实时留言的,与我搭课的范老师则负责及时反馈给我并回复学生问题。坦白讲,第一次网络授课开始时我对授课效果是忐忑的。但随着授课的推进,以及学生的良好反馈,我也更加投入到教学内容的讲解之中。将近三节课的授课过程中,音画效果基本清晰流畅。到最后一节课的互动讨论环节中,发言的同学开麦提问,两位老师实时语音回答。尽管网络无法承担多人同时打开视频,但这种实时语音交流还是基本保障了教学效果。整个上课时段,学生全员全程在线。


随着下课时间到,看着屏幕上不断向上翻滚的“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以及课后问卷调查中同学对全新授课模式的接受与适应,我的内心踏实了,也不由得生出了一种别样的感动。非常时期,非常教学。我们虽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上前线,但作为一名教师,想办法上好课就是我们的职责,必须全力以赴。我也由衷的希望我们培养的风景园林学子未来能心怀天下,报效祖国,用自己之所学为百姓营造更加安全、舒适、健康、美好的人居环境。
四、及时总结,不断改进
特殊时期的教学,让我再一次体验到集体的力量。除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教研室老师们勇于奉献的责任担当,园林学院教职工的交流群中,每天上完课的老师都会及时分享自己网络教学的心得体会,相互交流借鉴,许多教师真是各显其能,大展身手,围绕自己课程的特点,“发明”了大量的网络教学新方法,使我深受感动也从中学习到很多。当然,网络课程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实时授课的效果会受制于网络的状况,一旦网络不畅,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同时,网络教学当然无法像课堂上随时捕捉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节奏。针对这些问题,要求教师一定要以多种方式关注学生的课上课下反馈,及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安排。
万事开头难。第一周的网络授课虽然或多或少的有些磕磕绊绊,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次疫情引发的教育挑战,也是一次推动信息化教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技术手段,一方面努力挖掘网络平台授课的优势,深入思考如何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将传统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的教学向以学生的“学”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同时也应尽力弥补其相对于面对面教学的短板。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线上课堂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们相信,2020年的春天一定如期绽放!
编辑:张嘉月
审核:刘 尧
Copyright © 2005- 2018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
总编:刘广超   副总编:杨金融 刘丽萍 李佳 欧阳汀 高大为   编辑:姜玥 杨一楠 陈昊原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