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文学院法学16-3班开展“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主题团日活动,师生线上齐聚,交流就业现状,共话未来成长。学院领导班子、法学系教师和全体辅导员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团支部9位面临不同选择的同学结合自身情况,分别从考研复试、二战、出国、法考、就业等方面进行了个人分享,结合自身的经历,提出了困惑与想法。参与活动的老师们针对同学们的困惑和问题做了解答和指导。
同学们表示,大家普遍感觉现阶段本科生就业的优势不明显,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自我提升中,为自己的未来选择增加筹码。
法学系主任魏华为处于不同状态的同学做出了分类指导,她支持大家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希望大家在面临选择时有自己的主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方法。
法学系徐平教授从老教师的人生经历出发。她认为同学们要考虑长远,对于要工作的同学,今年有很多利好的政策,只要有心,就一定会有机会提升。
法学系副主任庄乾龙讲到,疫情之下,“不确定”使同学们可能增加了一些忧虑,但其实现在也是大家的时间和机会,要学会拥抱这种不确定性。
法学系教师刘猛分析了同学们的考研结果,新的视角引发了与会师生的思考。
团委书记张金体表示,同学们现在面临毕业的诸多选择,会有困惑和迷茫是正常的,希望大家可以在审慎选择就业方向的同时完成毕业资格的自我审查。学院可以根据同学们的择业需求和方向联系一些优秀校友,也会不定期开展各类讲座和沙龙交流,帮助同学们提高应试技巧和个人技能。
党委副书记焦科表示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与沟通,有的放矢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焦老师还提到,同学们要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做好充分准备;要更多去主动出击,也可以了解大学生应征入伍和西部计划等就业方向,实现多元就业。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刘祥辉进行总结并谈了三点感受:一是希望大家抓住最后三个月的时间,关注毕业论文的进展,实现好从学生转化为社会人的身份蜕变,同时利用应届生的身份做一些尝试,给自己多一个选择;二是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与力量,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自身的成长中去,有新的起航,新的状态;三是希望同学们不论做出什么决定,都要主动积极地去行动,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和状态,朝着自身的目标去努力。
与会师生表示,此次团日活动很有实效,与每位同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同学们实事求是地分享了当前的状况,老师们则道出肺腑之言解决大家的疑惑。人文学院师生将共同努力,帮助毕业生多方位树立就业信心,多方式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编辑:张薇
审核:刘尧
Copyright © 2005- 2018 北京林业大学新闻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
总编:刘广超   副总编:杨金融 刘丽萍 李佳 欧阳汀 高大为   编辑:姜玥 杨一楠 陈昊原    管理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