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12:思维带我飞翔
思维带我飞翔
——记宝钢奖学金获得者林学院孙鹏举
孙鹏举,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06级学生,多次获得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获得老师和同学的高度评价。
巧机缘定目标
2006年9月份,孙鹏举以一名国防生的身份从吉林考入北京林业大学学习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孙鹏举说:国防生的身份自己十分喜欢,虽然所学专业并不是自己的第一志愿,但是他却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前行。
进入大学校门没几天的孙鹏举遇到一位做新生访谈的学姐。这位学姐告诉孙鹏举,要想真正把握住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不虚度光阴,就应该从大一起就确定目标,并一路要紧紧跟随目标。孙鹏举从那个时候起就下定了要保研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成为了孙鹏举大学生活的一盏罗盘,指引他不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国防生的军事训练中都坚忍不拔,刻苦耐劳,引导他一直沉着冷静,机敏果断地走在前进的路上,三年来,他先后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宝钢奖学金等一些奖励。
学习开启智慧人生
孙鹏举把自己在学业上获得的成就归因于两点:想法和方法。孙鹏举冷静沉着,看待事情总有自己的观点。他觉得不论是在学校还是进入社会以后,只有少之又少的人才会十分幸运地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大部分的人还是要根据社会和环境的需要选择工作,所以,即使他所学专业不是他最感兴趣的科目,但重要的不是学什么,而是“我都要学好它”的这样一种冷静与自信。
在学习中,做埋头苦干的推土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学习要靠理解,好方法预示着高效率。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相同的时间里效率才是关键。“结点”法是他一贯的做事法。不论做什么事情,几乎每件事情都有它大致的规划:什么时间完成,多长时间完成。如果没有意外情况,一般他都会按预定完成事情的。
做祖国的绿色卫士
孙鹏举的生活兼有效率和规律。作为一名国防生,平日里不可或缺的就是严格的训练。每周二、四早晨五点半起床集合早操,每周二、四、日晚上的点名集合,日常的准军事化管理,以及国防生集体组织的活动,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使他逐渐养成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从这些点点滴滴他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协作、如何宽容待人。孙鹏举把自己悟到的小智慧应用到具体的生活与实践中,使他取得了不错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验证了这些思维结晶的正确性。
国庆游行群众方阵的一员
2009年,恰逢祖国60周年生日。起初,当听说林大被抽到要去走群众游行方阵时,他以为已经大四的他没有机会参加,但是作为国防生的他是幸运的,最终他得到了这样的机会,能够代表林大为新中国母亲六十华诞献礼。从得到机会那一刻起,他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这次游行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完成好任务。几天的训练下来他与他的战友也的确不负众望,得到了各个所在院的老师和方队训练教官的好评。
接下来的五天集训和与农大合练,孙鹏举和队友不负众望,以良好的姿态展现了林大学生的风采。合练那天虽然下雨,但是他们还是坚持走到了农大,避雨的同时,还与农大同学进行“拉歌”交流,用嘹亮的歌声展示林大参加训练的同学是一有战斗力的队伍!
参加这样一次活动,孙鹏举感觉获益匪浅,或许将会受用终生。首先,作为方阵中的一员,自己要有主人翁意识,要把方阵的利益放到第一位,这样才能去理解他人,使方阵整齐划一。方阵训练是一个团队合作项目,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让队伍看齐走正。同时他在训练的过程中获得了友谊,得到了快乐。总之,他觉得参加这次祖国大庆群众游行将会对他以后的人生产生深刻影响。
“青春爱国,奉献有我”是孙鹏举对祖国的诉说。他很感谢有机会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为祖国母亲庆祝生日,在未来的某些年里,希望一切都成为他美好的回忆。(采写人:雷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