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专题报道>> 不朽的精神--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

「人物」匡互生·我烧赵家楼,“谁要你负责!”

发表时间:(2009-05-08)

    北京高师学生匡互生取出随身携带的火柴,决定放火。匡的这一举动被北大学生段锡朋发现,段阻止匡说:“我负不了责任!”段是北大的学生领袖,而北大又是学运中坚,因此,段和游行总指挥傅斯年一样,自认为是要对此次活动负责的。匡互生毅然回答:“谁要你负责!你也确实负不了责任。”结果仍旧放了火。

    “匡互生发现曹宅有个窗户,他就利用从小练就的一身功夫,在同学们的帮托下,一拳打开了窗子,跃身而下”,一名警察冲过来将他抱住,被匡“踣击于地”,然后匡互生“奋力拔开大门杠,大门一开,外边同学就在警察的刺刀下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

    1919年5月4日下午4点30分,五四运动演出了壮烈的一幕--火烧赵家楼。 谁是点火者? 一说是北京高师学生俞慎初。可是,俞慎初却说是“某君”。他回忆道:五四当日游行时,我和某君同在队伍前面,他要我快跑去卖盒火柴,我知道他不吸烟,干么要火柴?但立刻体会到他要买火柴的意图,便迅速地离开队伍买了一盒给他,这盒火柴果然得到了妙用。

    当游行队伍逼近曹宅,只见大门紧闭。如何打入?“突然有领队某君,奋不顾身,纵步跃上(大门)右边小窗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迅速而机警地把大门开了,于是大队学生蜂拥而入”。“放火的人也就是那位跳窗户开大门的某君。” 俞慎初特地注明“某君”是湖南人,高师数理部学生,曾习武术,臂力过人。匡互生正是湖南人,高师数理部学生。问题是,他会武吗?戈雅回答:匡互生13岁拜师习武,两个学期下来,武功已相当出众,尤其臂力过人。 

    当年打入曹宅的诸闯将如周为群、周予同、杨明轩、初铭音、夏秀峰、张石樵等,都以回忆印证了“某君”即是匡互生。北京工业专门学校的夏秀峰在《五四亲历记》中写道:“五四那天,当学生群众到达曹汝霖家门前不得其门而入的时候,匡济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打开了一个缺口,他就从缺口爬进去,摔开守卫的警察,将大门打开,群众便蜂拥而入。”匡互生的同班同学周为群在接受《新文学史料》编者采访时说:“曹宅的大门右侧有一个小窗,仅可通过一个人身,且有厚木门关住,这时匡互生就一拳打破这个窗门,独自爬进窗口,我在下面托了一把,他就很困难的、也极危险的进入宅内,一忽儿把两扇笨重的大门敞开,门外的人一拥而入。”那么,首先打入曹宅者是否点火者?也有人讲,点火者是北大学生黄坚。可是,北大学生肖禀原的回忆有力地排除了这一说法。“我行至曹家门外,看见穿长衫的两个学生,在身边取出一只洋铁扁壶,内装煤油,低声说'放火'。然后进入四合院北房,将地毯揭起,折叠在方桌上面,泼上煤油,使用火柴点燃,霎时浓烟冒起。我跟在他们后面,亲眼看见。大家认得他俩是北京高等师范的学生”。其实,“他俩”是匡互生与周予同。周予同当时是北京高师国文部学生。他说:“我们找不到几个卖国贼,便要烧他们阴谋作恶的巢穴。于是,匡互生便取出火柴,同我一起-…·放起火来了。'”“动手点火者就是北京高师数学科四年级学生匡互生。”这里不但揭示了俞慎初为“某君”所买火柴的“妙用”,而且证实了“放火的人也是那位跳窗户开大门的某君”。


来源:绿联社作者:绿联社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