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五四前夜,北大法科礼堂里的激昂
大家眼巴巴地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那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四月底,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的消息传回北京,新潮社、国民杂志社等学生团体纷纷召开会议,决定在5月7日,就是日本提出“二十一条”最后通牒的4周年纪念那天,举行示威大游行。然而,从巴黎和会不断传来的消息,已使学生们等不到这一天了。

图:五四前夜的新潮社
五月二日,学生们从蔡元培那里听到了这个睛天霹雳的消息,便约集参加在《国民杂志》社的各校学生代表,当天下午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讨论办法。高工的一位学生代表当场咬破手指写血书,大家激动得眼里要冒出火来。于是发出通知,决定五月三日(星期六)晚七时在北河沿北大法科(后来的北大三院)大礼堂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并通知北京其它十三个中等以上学校推代表到北大来开会。出席的计有:北京大学全体学生,以及清华学堂、高等师范及其附中、中国大学、民国大学、朝阳法学院、工业专门学校、农业专门学校、法政专门学校、医药专门学校、商业专门学校、汇文学校(燕大前身)、铁路管理学校等,到会的人极为踊跃。

图:五四运动前夜,李大钊同志在晨报上著文,指出了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推定北大法科四年级学生廖书仓为临时主席,推定文科学生黄日葵、孟寿椿作记录,推许德珩起草宣言。发言的有丁肇青、谢少敏、张国焘、夏秀峰、许德珩、易克嶷及各校代表多人。大会议决进行办法四条:(一)联合各界力争国权;(二)通电巴黎专使,坚持在和约上不签字;(三)通电全国各省市于五月七日国耻纪念日,举行游行示威;(四)定于五月四日(星期日)晨九时齐集天安门举行北京学界大示威。
当大会开得很紧张的时候,预科一年级学生刘仁静拿出一把菜刀要当场自杀以激励国人。法科学生谢绍敏悲愤填膺,当场将中指啮破,撕裂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揭之于众,这就更激励了全体代表的情绪,于是决定第二天即五月四日早晨全体游行示威,大家掌声如雷,一致同意,准备行动。当夜,北大西斋的同学为准备示威游行的事,几乎一夜未睡,他们用竹竿做旗子,长的做上大字旗,小的做上小旗,写上标语。我写好宣言,把自己的白布床单撕成条条,书写标语和口号,一直搞到天亮。有的同学咬破手指,血书标语。那时还没有“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集会的主要目的在收回山东主权,收回青岛,反对日本,反对列强以及惩办卖国贼和军阀官僚,所以标语大都是写着:“收回山东权利”、“惩办卖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内除国贼,外抗强权”、“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句子,各校写法大同小异,同时也有“打倒孔家店”的标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