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专题报道>> 不朽的精神--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

「观点」小议“五四”青年节的意义

发表时间:(2009-05-06)

■ 文/经管学院老师 方少勇

 

  “五四”青年节承载了众多人的记忆,大部分加入过共青团的人们,是在这一天入团的。对年轻人来讲,这个节日不是他们独有的,每个曾经年轻过的人,无一不在这一天充满万千感慨地回忆起那些鲁莽冲动的日子。
   究竟“五四”给我们带来什么,已经有许多的定义。我觉得著名史哲学者王学典教授说的很好:“9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对‘五四’充满了向往与期待,这无非是说民主的价值、自由的意义、个性的美好和人权的重要,依然值得重申。”但我的理解稍有扩展。
   追溯史料,“五四”起源于对中日战后协议的抗争,与后来总结的民主、自由、科学的精神有一定距离,作为最具凝聚力的民族主义显然是“五四”的发端动力,随后新文化运动打下的科学民主思想基础在民族主义的基础上快速呈现,直到国家民族命运与科学民主关系的全面彰显!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好了从干部到组织,从队伍到思想的全面准备。而随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仅用了28年时间便夺取了政权。
    从这些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年对社会进步的推进,可以发生于任何原因,可能以任何形式,只有一个是确定的,那就是进展迅速。也就是说,一个颓废的社会,是无法经由社会控制的强度,社会阶层的森严,去阻止青年的血性的。
   “五四”运动说明,社会变革起源于青年,青年的成长会掀起社会变革,尽管青年是冲动激进的,但却代表了最理智的社会发展方向;尽管青年是不成熟的,但却蕴含了最成熟的社会进步直觉。谁都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决定了任何力量不能阻挡青年的自然胜出。
   因此,“五四”不是对自由民主等要义简单的重申,“五四”节日应该是青年人生而天赋的荣誉,它提警整个社会应该保有对青年的敬畏,保有对自己青春的珍重。这才是“五四”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无论青年、中年或老年,历久弥新的原因。

来源:绿联社作者:方少勇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