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专题报道>> 不朽的精神--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

「人物」胡适·“清醒的爱国头脑”还是“卖国贼”

发表时间:(2009-05-04)

 在中国留学生因“二十一条”而愤怒欲返回国,甚至有学生想在暑假期间到美国军部主办的军事营地受训的潮流下,胡适逆流而上,身为《中国学生月刊》编辑的他写了封《给全体中国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号召大家保持“冷静头脑”。胡适说,作为学生,当时的任务“就是读书”“好好准备自己”,“等我们的国家克服这个危机以后——我们深信她必能克服这个危机——好去帮助她进步”。胡适给自己招来一片骂声,胡适身边的同学更是直接称呼其为“卖国贼”。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让远在美国的沪市感到耳目一新,他把自己关于文学革命的想法寄给了陈独秀,然后以《文学改良刍议》的标题发表,谁也没想到,这篇语气平和的文章,竟在那个时代掀起了狂风巨浪,成为白话文运动的第一炮。不过,正像陈独秀后来总结的那样:(胡)态度太平和了,若照他这个态度做去,文学革命至少还须经过十年的讨论与尝试。但陈独秀的勇气恰好补救了这个太持重的缺点。到了1916年,蔡元培出掌北大后,把陈独秀拉进北大阵营,胡适也“如今我们回来了”。

 

来源:绿联社作者:绿联社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