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专题报道>> 不朽的精神--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

「观点」五四精神,在改变中延续

发表时间:(2009-05-04)

■ 文/绿联记者 陈晶

 

 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不可否认,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这样的描写也是极为贴切的。繁华喧嚣的大都市,灯红酒绿,时代在物质和欲望的脉搏里舞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很多精神都有可能被人类遗忘。
    历史的车轮从1919年5月4日碾过,到了今天,也许有很多人会质疑那场轰轰烈烈的青年运动浪潮所孕育的时代精神究竟有多少得到了历史的传承,又有多少得到了当代青年的认可。不可置否,那样一场气势浩大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是一曲浩气长存、荡气回肠的时代壮歌,五四运动所提倡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在当时也成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为国家的富强而奋斗不息的宝贵财富。
    将视线转到当今的中国社会,作为不久之后主流群体的80后、90后们,早就被贴上了“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的标签,众人眼里,我们是任性、是叛逆的,是自私、是冷漠的。08年的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改变了很多人的看法,他们开始认为这群青年有社会责任感、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是有爱心的,是有着爱国热情的。
    诚然,我们知道,我们无法做到像那些真正的五四青年一样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但是,这个和平的年代也不需要这样的运动,社会真正需要的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需要努力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培养人文素质,肩负起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光荣使命,这是新时代的五四爱国精神;我们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为五四精神注入新的时代特点和内涵,这是新时代的五四进步精神;我们需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崇尚和平,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学会互相尊重和爱护,这是新时代的五四民主精神;我们需要的是科学发展,从全人类的角度将保护环境看成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追求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精神文明素养,这是新时代的五四科学精神。
    艾青先生有诗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权利,然而,我们始终不能忘记这一切的得来不易。没有前辈们对国家深深的爱和保护,哪有如今的美好和光明。在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今天,以新的角度延续五四精神的深渊内涵式我们应该做的,必须做的。

 

 

图:五四运动爆发(油画)  摘自人民网

来源:绿联社作者:陈晶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