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丹:无悔的青春和永远的梦想
文/研森林培育06班 牛晓丹
又将是一个凤凰花开的日子,又将是一个毕业和分离的日子,看着日子的脚步离7月越来越近,我能感觉到校园生活即将离我而去。从2002年9月踏入北京林业大学,不知不觉间6年多的时光一晃而过,这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记录下了我最美好的青春,最纯真的梦想。借此机会,我对它进行简略的回顾以纪念那些逝去的日子
最初的我和最初的梦想
还记得大一刚步入林大的校园时,我是那么的斗志昂扬,我真切地想要在这个美丽的绿色校园度过美好的四年大学生活。我最初的梦想很简单,不过是去学习一切可以学到的知识,去体验一切可以体验的生活,去寻找一群可以交心的知己好友。我想很多人都跟我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在校园里,到处都是匆匆穿梭于教学楼、图书馆和各个社团活动室的学生。
我一直很怀念那段单纯的日子,每天早早去教室占座,上完课后一头扎进图书馆写作业,完成作业就去参加社团活动。大学的生活远比我以前的高中生活要充实,因为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的知识,有新的体验。作为林学专业的学生,我常跟同学游步于校园的花草树木之间,2年下来,对于校园的植物种类及分布早已是烂熟于胸。即使在校外,我一看到某不认识植物就有要查查它的科属的“职业病”。林学专业的实习很多,正是这些实习让我对林业实践有了更真切的认知,也激发了我对林业事业的热爱和憧憬之心。我想,或许就是这曾经深刻于心的绿色梦想促使我日后选择攻读研究生,选择3年的林业科研生活。
我的成长与我的朋友们
大学生活并不是有了纯真的梦想就可以一往无前那么简单,人际交往一直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点区。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时代的“狐朋狗友”决定了你的校园生活质量和方向。我一直感谢上苍让我如此幸运地遇到了林学02-1的20多位兄弟姐妹,与他们一起成长的日子组成我大学4年最美好的生活。
还记得当时,我是全班年纪最小的,但却被指名为班长,不成熟不懂事的我总是那么骄傲,那么任性,很多班级的事物我都没有能够处理好。但幸运的是,大家不仅没有责怪我,还积极教导我去怎么做。正是有了大家对我的宽容和支持,我才能在大学中成长起来,逐步学习怎么去了解别人、体谅别人、尊重别人,这些都是人生成长中重要的课程。我们林学02-1班的兄弟姐妹们团结一致,互助互爱,快乐并充实地度过4年属于我们的青春,这份沉甸甸的友谊是人生中瑰丽的珍宝,值得我一生去回味。2006年6月,秦皇岛毕业旅游结束,我的兄弟姐妹们分别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南下的、北上的,20多人就这样分散各地。虽然现在大家不在一起,但是通过网络、电信,我们还是常常沟通联系,互相加油打气,我一直知道,有这样的一群人陪我走在成长的路上。
我的那些汗水淋淋的“艰苦”日子
大学毕业后,按照最初的选择我如愿开始了研究生的生活,却没有想到,这段生活远非我当初预想那样,这是一段痛并坚持的生活。或许是我一直沉浸于大学本科时的生活中,对于研究生的生活我确实准备不足。还记得,刚开学没几天,导师就给我们开会,要求拿出文献综述和试验方案。当时我感觉如同当头一棒,我对于试验课题根本不了解,怎么去写文献综述和试验方案。由于要为第二年的试验做准备,开学没多久,我们就到怀柔试验基地去采购种子。当几个人背着精挑细选的几十斤种子,汗水淋淋挤进长途汽车时,我们对研究生生活的“苦”有了最初的体验。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天天上完课就跑到实验室察看和处理种子,并开始了试验室的部分试验,周末还要跑怀柔试验基地,晚上有空了就查阅文献资料。每天的日子已经不能用充实来形容,而是一种忙乱的状态。研究生第一学期末,我顺利通过英语学位考试,完成专业选修课,拿出了第二年的试验方案,并认真完成了试验的前期准备。
第二学期,开始布设试验时,我才意识到作为女生选择林业科研的最大困难——体力问题。当我看着几百个盆、一袋袋营养土时,我才知道试验布设是一项大工程。从种子催芽、营养土的采购、搬运、配制、消毒、装盆到最后的苗木栽植,我的试验无不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投入。当我带着同学完成这些最基本的实验布设时,那种汗水浸透的感觉真是前所未有。
对我来说,试验中最难的是子苗嫁接,我需要一个人完成几百株子苗的嫁接,这些需要在一周内完成。于是,整整一周,我每天呆在温室苗圃完成近百株子苗的嫁接与栽植。每天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我就到苗圃开始嫁接工作,晚上,太阳的余辉已经消失在天边时,我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苗圃。艰苦的试验换来了预试验的成功,撰写开题报告时,我已对试验的各个细节有一定把握,为试验的成功奠下了基础。
研究生的科研生活充满了艰苦,但是克服每一个困难都意味着我的一个自我超越。我的导师一直教导我要对研究生生活有正确的认识,确实只有真正认真去做某件事情,你才会有最真切的认知。这些“汗水淋淋”的日子是我认真付出和学习的见证。如果说研究生生活最大的收获的话,我想不仅是学位证书,更多的是在科研中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独立能力。
我的选择与梦想
经过研究生2年多学习的生活,我做出了放弃读博,进入社会工作的选择。做出这个选择,对于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一直在校园里埋头学习,没有工作实习经验的我想要找一个好工作是很难的。但是我知道自己不能再逃避现实了,我必须去面对社会的残酷竞争。奔走于北京的各大小招聘会,我发现自己与社会的需求差距很远,这也更坚定了我走向社会的决心,我发现只有在社会中学习,才能最快地了解自我,最大地提升自我,毕竟现实生活的压力远远高于校园生活中的压力。
临近6月,我已经在一家公司实习了一个月,这一个月生活感觉很漫长,每天都沉浸在忙碌之中,渐渐也适应了工作族的生活快节奏。看着校园里还在徘徊寻找所谓“好工作”的学生们,我很庆幸自己觉悟的早,在这个多变的经济社会中,所谓的“好工作”是没有的,退一步说,即使你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好工作”,也难保有一天“好工作”会消失或跑掉。学习和适应是社会生活的第一课,适应并超越是之后的事情,现在我已经渐渐改掉了抱怨的习惯,去积极学习并适应社会。孤身闯社会,这一选择注定是艰辛的,我却相信这选择前方有着我的梦想。最初林业绿色的梦想或许已经在现实中破灭,但是不怕艰苦、认真踏实的绿色意志将支撑起我新的梦想,我要像那些树一样,把自己的根牢牢插入土壤中,积极吸取各种养料,不畏风雨,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
6年多的时光匆匆而过,我的青春却绝不是白白虚度,我能清楚地记下它在我人生中的每个刻痕,能清楚看到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不论以后人生的路如何,我都会珍惜自己这段无悔的青春,我决不会停下自己一直前进的脚步,也不会放弃自己永远的梦想——去做一擎天的大树。校园就像是温室苗圃,我已经在温室中呆得太久,我想我也该到“炼苗”的时候了。

个人简介:牛晓丹,女,林学院研森林培育06班,曾任班级党支部宣传委员、党支部书记。该生专业成绩优秀,科研上积极探索创新,曾获校“成绩优秀”奖学金和 “优秀研究生”称号。同时该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各类活动,曾参加校首届研究生交谊舞大赛并取得名次,并积极组织班级开展各项活动,如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舞蹈培训、野外郊游、军博参观等,极大丰富了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并提高了班级凝聚力。(责编:张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