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萍: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
文/材料学院 余丽萍
五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眼转瞬即逝,回顾这些年来的学习和生活,感慨颇多。
大学生基本上是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就像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里面。一旦成为研究生,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仅仅是要接受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创新。由接受知识到知识创新,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
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本科时学习的是一些关于木材方面广谱的最基本的知识,而到了研究生之后,我们将根据导师的指导和个人的兴趣进入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那么这个领域我们可能感到陌生,那么怎样才能快速的了解并融入这个领域呢。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多找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来阅读,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量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便自然产生了质的飞跃。当你阅读了一定量的文献之后就会不知不觉的知道这个领域有些什么,水平到达了什么程度。我们在看英文文献的时候常常可能会沉溺在细节裡,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几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么。这时我们需要理清一下思路,从整体宏观上去把握,逐渐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对你的研究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要跟导师商定一个研究题目,之后对这个相关题目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研究。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做实验首先要制定一个实验目的,然后据此制定出一套实验方案先进行一部分预实验,如果效果好的话就继续深入实验,否则就要考虑修改实验方案。通常要想在某个方面有所创新并得到好的结果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比对。实验室的生活是枯燥乏味却又充满期待感和成就感的。枯燥乏味是因为我们经常都在重复同样的实验步骤,期待着能出现好的结果,一旦实验结果比较理想的话,就会非常有成就感。
我们应该要经常给自己设置学习和实验计划,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能顺利完成,但是要努力按时执行,实施。在我学习的生涯中,不断给自己设置了很多计划,例如:在某一个期限内,要完成一定量的英文文献阅读,或是在一定的期限内写完一篇论文的草稿,尽管有时不能如期完成,但是有无计划性对实际来说,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有这个计划的存在就会督促你尽量去完成,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缺点,弱点控制到最小范围。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没有压力和限制的话,可能会将某件事一直拖延下去。
随着全球一体化,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加深,英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研究生期间尤其需要熟练掌握英语的读写能力,能熟练进行专业英文文献的阅读工作,能熟练进行常用资料英译汉、汉译英的翻译工作,并且训练自己能够写英文的学术论文,有条件的话应该多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增长见识。在学术上大凡有所建树的学者、专家都精通一门或者两门外语,不仅对国内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更能关注到国际上的最新动态,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也深化了理论功底。
应尽可能多地发表一些专业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特别是在一些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可以有效检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代表性和创新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能够反映实践,同时也能够指导实践,正确的认识能够积极的推动实践的发展。因此,除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之外,还应着重理论用于实践,以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推动生产的发展。所以,多参与一些和专业相关学术项目的实践和企业实习,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在实践上,项目实践和企业实习不但能够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更能有效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操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五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过去,在此,仅以寥寥数语衷心感谢我的导师以及对我无私帮助的老师、同学们。

个人简介:余丽萍,女,土家族,中共党员。从2000年至今一直就读于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期间多次获得“学习优秀奖”、“学术创新奖”和“优秀研究生”等光荣称号。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态度,在学习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座右铭是“尽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责编:张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