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文/国贸05-1班 陈伟
回顾我的思念大学生活,一切都平平淡淡,和很多人一样,我经历了懵懂的大一,成长的大二,忙碌的大三,收获的大四。如今,马上就要毕业离校了,内心里充满了舍不得,那些种种地舍不得,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这是一篇回顾我大学学习经历的文章,希望能够给林大的学弟学妹们一点儿小小的帮助。
高考成绩的不理想,让我从踏进大学的第一步,就给自己定下了读研究生的目标。然而,刚上大学的那种新鲜,还是动摇过我的信念。开学初,各种社团活动,各类学生组织,各种生活的可能性摆在面前,光怪陆离,自己也兴致勃勃的参加了很多,和很多大一的同学想法一样,就是单纯的想体验一下多彩的,如同青春小说里描述的那样烂漫的大学生活。然而,一个人的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这就是一个运筹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最大化效益,成了大学第一学期的我经常思考的内容。现在想起来,这个阶段也确实给过我不少的教训,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借鉴前人经验的重要性。当时,在和学生会的一位学长闲聊的时候,我开始知道学校保研的一些相关要求,我当时就定下目标,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给自己多一条路的选择,保送和考研,双管齐下,一定能够达到我读研究生的目标。
可是,第一学期的成绩给我泼了一盆凉水,学分积只有82分,在班级排名也比较靠后。我开始反省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复习方式,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拿高数来说连课本上的一些重点难点的习题还没有吃透,却好高骛远的做起考研难度的课外题。在大学中,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必要的,但激进的学习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更多的是靠踏实严谨。第二学期,着重在课本上下功夫的我,成绩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全年成绩变成了班级第八,并取得了奖学金和三好学生以及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
在不放松学习的情况下,我同时也注意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培养。在各种社团和学生组织之间,我最终选择了校学生会,在那里,我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还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当然,校会教给我的最受用的是一个词——坚持。大二,作为校会的生力军,从副部走上部长,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任务压倒自己的身上,此时,英语四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那时候,我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在压力面前,也想过放弃。但是,我坚持了下来,白天自习时间少,那就晚上学,别人出去打球,我去自习室,别人有时间在熄灯前完成了作业,我熬夜在走廊里写,就这样,我维持住了自己的成绩。虽然放弃了心爱的篮球,虽然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但是,我认为我付出的是值得的,不仅仅是因为能够拥有保研的资格,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奋斗中,自己磨练出来的一种意志品格,就像《士兵突击》里不抛弃,不放弃一样。之后,我当上了校会副主席,做了奥运会志愿者,参与很多公益活动,遇到困难的时候,从没有说过放弃,因为我相信曙光就在前头。
记得保研的资格考试就在残奥会开幕之时,我一边继续服务奥运,一边抽时间复习考试科目。跟我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学,很多都是从复习考研的大军中暂时撤下来的,我清楚自己的位置和实力,资格考试就力争维持现有的排名,而通过综合素质拔高自己排名。事实也的确和我想的一样,我最后提升了三名,专业第十三,替补资格的第二名。结合我们这届的保研政策,我果断的做出保送本校本专业的决定,毕竟就当是自己的复习状况考研成功的概率很低,即便成功也不可能进入到比林业大学更好的学校。幸运的是,在学校的专业复试的时候,由于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在实践中锻炼的表达能力,在面试过程中与专业老师交流的很自如,充分的表现出了自身的一些优势,比如善于思考,能够结合理论分析当前的经济问题等。最后,如愿地保送成功。
其实,总结自己的经验,我想可以归纳成五点:在学习中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多听取师长、学长学姐的意见,结合自身特点,少走弯路;多了解学校学院的规章制度和政策,多探听就业形势、升学形势,可以帮助自己定位,做到未雨绸缪;适当参与实践活动,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因为面试是最能够体现自己的能力的时候,读死书,死读书的人在面试时肯定会原形毕露;学会坚持,学会忍耐,在你向别人抱怨的时候,不但不能改变现状,反而会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认定目标之后,凡是与达成目标有反作用力的因素,都可以放弃,作为一名经管人,更要成为一名经济人。
最后,用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跟大家共勉“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个人简介:陈伟,国贸05-1班,中共党员。曾担任北京林业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学习部部长,国贸05-1班班长,组织并参与多项学校的大型活动。连续三次获得校级学习优秀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曾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并荣获北京市优秀志愿者的光荣称号。现已保送本校国际贸易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座右铭: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责编:张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