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专题报道>> 2009届毕业生感悟专题

胡英敏:银杏树下的曾经

发表时间:(2009-07-20)

——记在毕业前的回忆
文/水保05-3班  胡英敏

    原以为抒写大学生活的一切是件容易的事,原以为自己的笔尖会如流水般畅快,然而,直到真的即将离开,直到真的要给自己的大学留下些什么时,才发现言辞的匮乏,才发现感情的混乱。不知从何说起,又或者是有太多无法说清了。
    四年前的夏天,守着录取通知书,心中是一种感激;四年后的夏天,拿着大学毕业证书,心中仍是一种感激。一直就承认自己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一直就被父母安慰着“既然是笨鸟,咱就先飞,多飞”,是啊,怀着“勤能补拙”的信念,努力着,从大一开始,直到现在。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部分,甚至是主要部分。因此,现在很眷恋的是那些单纯的美好:“操场——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的“五点一线”的经典,早起锻炼身体享受的温暖晨光……眷恋在夏日的早晨呼吸着操场上馒头柳散发的宁静;一天的课程开始,忙碌的生活开始,眷恋着在教室里听着老师讲自己喜欢的故事,还有那笔尖摩擦笔记本的“沙沙”声;眷恋着课下跑进图书馆,倚着书架找书、看书的悠然;眷恋着中午晚上赶在高峰前冲到食堂,美美饱餐一顿的满足;眷恋着在亮堂的宿舍里,和同窗姐妹们谈论闲闻趣事的惬意……尽管这些生活看似平凡,却有着不平凡的点点滴滴。
    庆幸专业课程给了自己亲近大自然的机会,那些背着标本夹,跋山涉水的曾经,那些拿着笔记本记录下植物特征的曾经,那些攀到半山腰、大家一起加油鼓劲的曾经,那些登上最高峰,俯瞰高山草甸的曾经……实习因为每一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而变得多彩,实习因为每一次与同伴携手并进而变得不再艰难。渐渐的,喜欢上了在青山绿水中享受祥和与美的恬淡,喜欢上了在烦躁时走出都市、走出繁华,回归自然的平静。与其说,外业实习是一种锻炼,不如说那是一种享受,走出那个狭小的空间,走进一片更广阔的蓝天。
    “累,并快乐着”这是校会宣传部的口号,至今依然记得别样清楚。没有加入太多社团的我,却在校会的“宣”家生活工作了两年半,从一个干事到一个副部长,从自己作为新人加入到看着其他新鲜血液的注入,从只会画板写字到统筹安排工作,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一种成长。记得无数次和“家”里的兄弟姐妹们在地下室的走廊里画板,直到深夜伏在桌上睡着;无数次和大家在田家炳的大舞台上通宵做背景,直到天亮在睡眼朦胧中离开。是的,我们累着,很累很累,但我们却快乐着,很快乐很快乐。因为“家”,我们彼此照顾关心,彼此真挚坦诚,它让我们有种归宿与温暖。感谢这个“家”带给我的所有兄弟姐妹,感谢这段时光带给我的种种甜美回忆。
    当一个人习惯了收获和顺利,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时,他会格外脆弱而无助。一年前,自己就是那样在困难面前显得苍白而无力。在不知所措、绝望至极时,是朋友们给我鼓励,给我帮助,搀扶我慢慢站起,一点一点地重拾勇气和自信,无论结果怎样,终究是走出了荆棘。然而,人生的坎坷又岂止这小小的一片沼泽林,也许是漫山遍野的泥泞,也许是整日整日的暴风雨,但谁能说不经历这些,我们就能成长了呢?
    与其说大学里,我学到了知识,不如说我学会了生活,也许并没有参透什么真理,却懂得了珍惜。珍惜身边的亲人、朋友;珍惜带给我们喜悦与欢笑的成功进步;珍惜带给我们伤痛与泪水的挫折困难。把大学的记忆永远地写在金黄的银杏树下,把大学的情感永远地留在林大的绿色荧光中。
 

 

个人简介:胡英敏,水土保持学院水保05-3班学生,安徽黄山人,思想进步、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首届全国大学生生态科普创意大赛一等奖等,先后多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在校期间还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并被评为校优秀志愿者。(责编:陈晶)

来源:新闻办 学生处 水保学院作者:胡英敏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