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首页>> 专题报道>> 2009届毕业生感悟专题

解桂秋:天道酬勤

发表时间:(2009-07-20)

文/硕外06  解桂秋

    我对英语的热爱源于初中时期。第一堂英语课上,任课老师的纯正流利口语激起了我对英语的向往和憧憬。之后,每天对英语学习的期盼和渴求成了我初中生活的主旋律。其他同学对国际音标和语法词汇叫苦不迭的时候我却惊异于英语语言的神奇,并会主动去发现英语与汉语的发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积极掌握单词的发音规律。我会刻意地注意英语单词之间的连读和清音,觉得自己也能读出漂亮的英语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
    高中阶段,我一直任班级英语课代表,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老师为我们订阅的《学英语》和《英语直通车》等期刊。我经常出入老师的办公室,只要老师有时间就请她帮我解答英语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题,自习课的大部分时间也都被英语学习占据,这是我最典型的高中生活状态。
    2001年9月我考到了石家庄的一所高校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入学之前其实还是矛盾的,从本科一批A到专科三批C的13个专业志愿中我全部填写了“英语”专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一瞬间却发现专业被调剂成了“市场营销”。去与不去令我沮丧,对英语的热爱却不曾动摇。我的英语老师打来电话说,英语只是一种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手段和形式,不在英语专业一样可以学习英语,一样可以把英语学好,现在有了学习另一门专业的机会,为什么不抓住呢?自己可以在课业之余学习英语,可以去旁听英语专业的课程,也可以参加英语辅导班啊。我下定了决心,告诉老师说我会按时去报到,会好好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同时也绝不会放弃英语,我要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
    也许是命运的垂青吧,大学入学后不久,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开设了双学位课程,每个人都可以再报考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学校会安排相关的老师和课程来帮我们完成学业。但是双学位的课程只能在不耽误本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开设,也就是说如果我通过了专业测试,那么大二至大四每个学期的周末都会被双学位课程占据。很多同学放弃了,而我举着自己打工挣到的考试费和学费开始了向往已久的英语学习之路。
    记得读中学期间的学习条件很有限,老师会在上课前提着一个硕大的黑色录音机给我们播放英语磁带,而因为每个年级只有一台录音机,各个班级不得不将英语课程的时间调开,以保证资源的共享。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老师和同学都戴着耳机,看着大屏幕学习听力,欣赏影视作品。我觉得英语学习的春天到来了,耳机里传出的英文不再有杂音,听起来也真实多了,我把听到的句子都尽量记在本子上,有些听不懂的单词就先用音标写好,回去再慢慢琢磨,这可以称之为我的“听力初步”。
    外语学院的图书室给我带来了极大方便,毕竟我的印象中好像国内只有《学英语》和《英语直通车》两种读物。我发现了《英语文摘》,看到了《书虫系列》,还有配套磁带的《疯狂英语》。虽然有些知识学习起来是似懂非懂的,但我也努力去看了。当时的四级和六级考试对我来说是不在话下的,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参加英语专业的四级和八级考试。我们和校方沟通了很久,却最终因为我们不是英语专业的普招学生而没能参试。郁闷之余,心想不能考是没办法的事,英语学习贵在坚持啊。
    2004年秋,我步入了大四阶段,明确而坚定的目标就是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对于这一理想我的父母是支持的,只是希望我能充分认识到转专业所要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跨专业报考英语历来是鲜有人问津的,一方面因为其对英语学习的专业性要求高,听说读写译必须样样过关,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必须要选择一门第二外语,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英语就应该被算做母语了。我选择了日语作为二外,每天练听力、背单词、记语法,忙的不亦乐乎。院领导多次找我谈心,说是以我的市场营销专业成绩,再加上良好的英语基础,报考本校的企业管理研究生是很有把握的,硬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结果未必会令人满意。我知道老师们的苦心都是为了学生,可还是婉言拒绝了,对我来说,英语是愿望,是理想,也将会是我的事业。我对老师说,2008年要在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我要考到北京去,家门口的奥运会一定要参加,我要为奥运志愿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2005年1月22日,我带着满怀的憧憬和一丝不安走进了考场。英语、政治,我是放心的,日语却是我的弱项。接触时间短,且大部分内容都是自学的,双学位的课程只教授日语初级,考研却需要中级水平。放榜那天,我在电脑前慢慢移动鼠标,政治,英美文学,写作与翻译一一通过,日语却较之去年的分数线差了一些。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没有经过一分钟的犹豫,我的心踏实了下来,我要第二次备考。已经失败过一次了,说明我距离成功又进了一步。我在那个依旧炎热的九月来到北京,租住朋友的房子,每天倒公交车来旁听本科生的课程,日复一日的继续着我的考研生活。现在回忆起来,对那个秋天和冬天的记忆好像只有来回倒公交车,赶场似的上课,以及上火着急的满嘴泡。2006年1月14日,我早早地到了考场外面等待入场铃声的响起,我成竹在胸,我知道自己这次一定会成功。
    又是一个九月,我作为06级新生来到林大报到。这个已经接触了一年的校园在我看来更显熟悉和亲切,我开心充实地过着每一天,觉得在北林的三年将是我22岁的生命中最光辉最灿烂的时光。
    从上第一堂课开始,我就自觉地坐到教室第一排,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发言和提出问题,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我在北林学习的最后一门课程。每一门课程的笔记我都做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上课之前复习前一部分,下课之后及时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它们将是我终生的财富,因为我知道,从我报到的那一天起,自己是真正的英语专业学生了,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我必须要对得起老师们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我要比以前更加勤奋。
    2007年11月,班级进行了研究生阶段课程综合成绩总排名,我的加权成绩是班内第一名,还获得了校级“优秀研究生标兵”和“学业优秀奖”称号。拿着荣誉证书,我笑对着自己的努力,不再有丝毫的不安。我努力了,我拼搏了,我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只要是英语书,我都拿起来看,而且告诉自己必须要看懂并熟记。
    也是在2007年,我开始了自己的英语兼职生涯。命运真的在眷顾我,我得到了“奥运英语培训师”的兼职机会。恰逢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北京市有多家星级酒店与奥组委签订了服务协议,其中一条要求就是签约酒店的服务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英语口语水平。三星级酒店的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奥运英语等级考试”过级率要求在60%以上,四星级酒店要求在70%以上,而五星级酒店则要求过级率在85%以上。07年7月至09年1月的一年半时间里,我往返于朝阳、海淀、东城、西城的各大酒店,向酒店里各个工作岗位的人教授英语,前台、餐厅、客房服务、桑拿部、商务中心,学生们对我的教学表示了极大的肯定,我所签约的“北京市奥运英语等级考试培训中心”也对我的工作表现出满意和认可。直到今天,虽然相关培训已结束一段时间了,很多学生还是会打电话、发短信问候我,每次打开QQ也能看到他们最近的动态。是英语让我有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是奥运让这一切变为现实。
    作为奥运会赞助商接待人员,我负责接待美国戴尔电脑集团(DELL Inc.)的创始人及总裁迈克戴尔先生一家。这对我来讲是又一个和千载难逢的机会。戴尔先生的个人资产居全球第8位,其夫人苏珊戴尔女士也经营着自己的服装品牌,且二人共同致力于全球的慈善事业。此次来京,他们的四个儿女一同前往,一起经历奥运的日子里,我向他们展示北京志愿者最热情周到的一面,介绍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08年8月18日傍晚,在前往五棵松体育馆的路上,戴尔先生突然问我,Shelly,你的梦想是什么?我回答说,是做一名出色的英语口语翻译。戴尔先生很诧异的说,可你已经是一名出色的英语口译了呀。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我为英语执着了很多年,终于见到它有了用武之地。
    除此之外,我还担任北京语言大学培训部的英语培训师,主讲高级商务英语,授课对象是国家委派天津水利水电集团赴利比亚的工程人员。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拥有硕士学位,也有一些曾去过国外进行过相关工程,我本着谦虚谨慎、互相学习的原则最终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转眼间三年研究生生活过去了,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合理计划、有效安排,学完了两年的课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二年级的时候积极充分的争取社会实践机会,丰富自己,体现个人价值,并准备论文开题报告,三年级刚开始我签约到了国家公安部,负责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的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的国际对口工作。我很庆幸自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与我热爱的英语“亲密接触”,很庆幸自己能通过努力将我国的专家意见带到国际舞台上,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安防成果。
    2008年10月,我第一次踏出国门,作为IEC/TC79(国际电工委员会/报警系统委员会)主席的亚洲特别顾问秘书赴加拿大多伦多参加报警系统高层会议并任翻译。走在异国的土地上,再次听到人们谈起北京奥运,我自豪的说我是从北京来的,我是一名奥运志愿者。人们向我投以微笑,说北京的志愿服务非常好,我自豪的说一声“谢谢,欢迎您到北京来!”
    屈指算来,学习英语已有15个年头了,我对英语的热爱从来不曾减弱,而且我相信,今后,今生,都不会减弱。这一次,我获得了“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的荣誉,我愿意把自己十几年来的心得体会献给大家,希望能够告诉你,我的朋友,不管你有怎样的理想,只要是对成长有利,对社会有利的,我们都要不遗余力的去完成它。天道酬勤,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见证自己的成功,都能快乐充实的度过我们的青春岁月。

 

个人简介:解桂秋,女,汉族,中共党员,1984年8月31日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硕士06班党支部书记。2006年9月入学以来,政治思想坚定正确,积极要求进步,群众基础良好。2007年11月的研究生课程综合成绩排名为年级第一名,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标兵”和“学业优秀奖”称号。2008年秋被评为校级“优秀研究生干部”。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工作努力,能积极参加班级和校内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校级“学术创新奖”、“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和“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等荣誉。现就业单位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从事我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的国际对口工作,负责参加和协调国际安防标准化领域的事务性活动,参与和组织该领域内的国际性会议和标准的投票、发布等。(责编:王小川)

来源:新闻办 学生处 外语学院作者:解桂秋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