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岚虹:毕业时有法律人的样子
文/法学05-3班 林岚虹
五月,葱葱郁郁的梧桐、爬满砖墙的草本、翠的滴油的青草、路边艳丽的野菊花……盛夏的气息渐浓,一切正在阳光下疯狂地生长着。无声无息中,是什么正在蓬勃,又是什么正在悸动,还有什么正在消失。忽然之间,我要毕业了!忽然之间!四年的时光,一千四百六十个日日夜夜,说短不短,就这样从我的指缝中匆匆而过了。回望四年,我收获了什么又失了什么,变了多少又不变的是什么,只有岁月知道了吧。
大学这四年,最大的感觉是自由。记得大一时,我对这突然来的“自由”很不适应。课余的时间想干嘛就干嘛:你可以睡懒觉,可以逛商城,可以游山玩水,可以去探险,可以跟着各色的社团去各色的活动……选择很多,多到我不知该怎么选。想不想听课由你,甚至想不想上课都由你!被管束了十二年,我很不习惯这样的生活,想着自由的感觉是茫茫然的。不能适应的地方还有北京的天气和南北的饮食差异。我还是睡过懒觉,逛过街,浏览过这古都的风韵的,也记下了我班主任的一句话:像小学生一样学习。之后的四年,我也一直在努力地践行着这句话,深知自己的愚钝和“勤能补拙”的道理,四年我没有忘记自己仍然是一名学生的身份,学习是我从未忽略的——不旷课、上自习、做笔记。也就是在这样笨笨地坚持中,开始渐渐懂得什么是自主学习,大学该怎么学,该怎么分配学习与工作,该怎么平衡不同的工作。开始思考“舍得”,开始明白我是独立自主的个体。
我参加过新生运动会,跑下了1500米,虽然没有获奖,却得了个“超女”的称号;加入了红十字会,做着力所能及的小小事;加入了校记者团的办公室,处理编辑之外的琐事;参加过圆明园的义务讲解和献血志愿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出现在各种讲座的现场;选学了笛子演奏、摄影、合唱、组织培养学……我尝试着各种自己兴趣的可能,但许多仅仅是浅尝辄止,或在某个时间点上留有遗憾地中止了,但也意外地结识了许多了不起的人。在大三,我专心于班级和党支部的工作。我组织大家给过生日的同学做礼物,组织过生日派对,外出的游玩,大家的欢声笑语现在也只能从相片去回忆了。若干年后,大家再相见时还会谈论起当时的这些场景,便是我最大的心愿了。我希望法学05-3班在大家的心目中不只是数字而已。
那么多活动,只有党校的学习是坚持下来了,并在2007年的12月被发展为预备党员。而这入党的历程,也着实让我成长了不少。入党这一路,让我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和从小景仰的那些党员们成为一样的人了!党校的学习和讨论,尤其是在和辅导员、介绍人的讨论中,我才意识到这条路的真正意义。我开始理性地学习共产主义,读“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背后的意义,思考信仰的神圣,明白“党员”背后的责任。作为一名党员,我希望今后我的人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了什么,哪怕到最后我也不过是“共产主义大厦”中的一粒沙土。“那远方的人和事都与我有关”是钱理群老先生对知识分子的解读,我想也是一名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应该有的态度。党员,因为这份信仰,多了一份责任,为着让大家都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俯首甘为孺子牛”。无论将来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会遇见怎样的黑暗,我不会忘记自己当初选择的原因,不会忘记光明的存在。而能懂得这些,我要谢谢我的辅导员,我的介绍人和我身边的党员。我不会忘记他们给的期许:不失我的单纯,却也更加地成熟。
四年中,发生了许多事,但是大二那年暑假去云南的实践改变了我对犯罪人、对法律对司法、对辩护律师的看法。在未成年管教所,那些未成年犯,除了他们身上的服装上赫然印着的“未管所”的字样,他们和一般的青少年没有不同,会因为谁的夸赞而高兴地笑了;也笃定想自己成就一番事业而努力过;都是曾经年少轻狂的人儿。我们所接触的多是毒品犯罪人,其中以运输毒品为多。而究其原因,多是好逸恶劳所致。说实话,他们中有些人不需要判的那么重的,如果那时有个辩护人好好地为他们辩护的话,我如是想。这才意识到辩护律师的重要。而他们为他们的不羁堵上了整个青春,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就这样在高墙内消磨殆尽。其实他们没有多恶的,实在是可惜了!成魔或成佛,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如果当时……我总是这么想,但现实一再地提醒我没有如果,木已成舟。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司法系统在惩罚的同时也努力地为他们的未来铺路。他们的未来还得自己走下去。而我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要面对将来的种种可能勇敢地走下去。后来,每每对生活失望而想放弃时,总会想起他们,尤其是他们的笑容与乐观,我便没了不勇敢的念头。
四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让我了解了自己当初迷恋的法学,崇拜的法律人是什么样子。如今的我,面对一件事,会想要了解其中的法律关系,一方的义务与另一方的权利,如果有了纠纷该怎么解决,如果我是法官该如何判决,如果我是一方的律师该如何忠人之事。法学,并不高深莫测。某种程度来说,法律不过是应对人间洒扫的一些规则,为了实现人类终级所追求的目标——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正义,为了维护这人间的秩序与安全。而法学不过是研究这些法律,包括过去的和域外的,为的是让当下的律法更加接近它的目标,更加的合理。任何制度的产生,不过是让人们过得幸福。
四年的生活,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结交了几个知心的朋友,我们一起哭过笑过,疯过闹过。一起挤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起走过宿舍与教学楼的那一条条道;一起在操场上撒欢;一起庆祝每一个节日;一起去超市疯狂血拼;一起泡书店;一起围着半个西瓜和一堆零食开“茶话会”;一起在图书馆的自习室里疯狂啃书,应对即将来临的考试;一起在一堆影片和温暖的午后阳光中“颓靡”……对于未来模糊了,总有他们在身边提点着;对于当下失望了,总有他们提醒光的方向;对于现实胆怯了,总有他们默默的支持;对于过去怀念了,总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给我快乐、勇气和力量。他们是我的财富,比金子、甚至比知识更宝贵的财富!能遇见他们是我的福气,四年,有他们,足矣!
当然这四年,也有遗憾,最大的莫过与对自己缺少了社会历练。现在的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应对社会人的身份的转变。学生当的太久,已入了骨髓,我没能很好地转变。还有就是那些我半途而废的社团活动没能坚持下来。
罢了,罢了,一切都罢了,如今,我已经要毕业了。
记得大一时专业概论课上写下的自己的大学四年的目标——毕业的时候有法律人的样子。现在的我有没有,我不确定。但离开这象牙塔,我只想感谢一些人:首先是我的老师们,教育我们这“心高气傲”的一届,您幸、辛苦了!然后是宿舍、教学楼的保洁人员,食堂的师傅们,这四年,辛苦了!作为后勤人员,虽然我叫不出你们的名字,但你们也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了四年,谢谢!还有我的师哥师姐们,你们的指导给了很多的帮助,谢谢!如今,我要毕业了,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去用我四年所学的为这社会添砖加瓦,把青春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最后,衷心地祝福母校的未来更加辉煌!衷心地祝福人文学院越来越好!衷心地祝福每一位毕业生都能一路顺风!

个人简介:林岚虹,党员,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05-3班学生。为人开朗热情、积极乐观、乐于助人、关心他人、有责任心、团结同学;学习成绩优异,学分积专业排名前十,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担任过班级委员、校记者团办公室主任、党校高级班班长、党校初级班辅导员,工作期间认真负责,能主动及时地完成各项工作,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的赴云南未成年管教所实践团荣获2007年度“北京市优秀实践团”荣誉称号;思想上积极追求进步,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责编:王小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