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宁:感悟在路上的日子
文/环境科学05-1班 宗宁
只有含泪播种的人,才会含笑收获。
——题记
时光飞逝,转眼大学生活即将接近尾声。感叹时间流逝的无情的同时也怀念着这大学四年的生活,为我大学生活作一个文字上的总结。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经历了很多,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悲伤,也有学业的艰辛和友情的珍贵。蓦然回首,才发现身后那一串串歪歪斜斜的脚印,伴着一路的欢笑与泪水,在朝阳的辉映下,显得那么晶莹与灿烂。
2005年秋天,踏着瑟瑟的秋风,我走进了向往已久的象牙塔。为了这个久违的梦想,我们十年寒窗磨一剑,那些刻苦铭心的日子如今仍旧历历在目。跟所有的学子一样,刚进大学的我们,对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兴奋。然而在大学生活的画卷铺开时,我发现在寻寻寻觅觅的尽头,并不都是以往心里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更多的平淡与按部就班。没有了学习上的压力,没有了父母耳边的唠叨,没有老师盯着你上自习,反而感觉无所适从。很多同学感到生活没有了目标,陷入了无尽的迷茫和困惑之中。从另一个方面说,这是我们人生真正的开始,因为从此我们必须自己决定生活了。
走进北林,或许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走进自己的专业,因素或许更多。带着些许的失望和对自己专业的不满,我们开始了大学生活。但千万不要抱怨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既来之则安之。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两个道理:第一,专业无冷暖,学校无高低。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是专业,要是那样,你就是一厢情愿;没有垃圾专业和垃圾老师,只有垃圾学生,专业的存在自有它存在的道理,老师再差也比学生强,因为他们是老师。讲这些,我首先要说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以为自己在北林就是委屈自己。
有人说:播种一种态度,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只有端正了态度,才能确定正确的目标,认真了规划自己的生活。确定目标之后就要风雨兼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学习是一条不归路,选择了它就意味着选择了付出,走在这条路上,我们披星戴月、风雨无阻。
大学四年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大学时你学习怎样为人的过程,也是你以后能走多远的保证,走进大学就踏进了半个社会,能接触到各种人,首先要学会如何融入社会、如何与别人相处,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是要学会学习,这包括学习英语、计算机等工具,走进社会的时间越长,就会认识到这些工具越重要。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纵观国内,放眼全球,各个领域的新生代风云人物,无不是用知识的杠杆撬动了财富的金球。从书本中学,从别人身上学,从生活中学,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站在毕业的门槛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蓦然发现,走进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更高的起点。我们都是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不要因为路途艰辛就放弃了前进的脚步。追寻梦想的过程是苦涩的,但只有经过磨砺的人生才会拥有更多内涵。我们肩上始终承担着一种使命,那就是把脚下的路走好。
大学是人生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在这里我们留下了几多梦想与渴望,更收获了几许自信与坚强。大学生活是人生不可磨灭的记忆,你的每一次尝试,每一声叹息,每一次牵手,都在大学四年的日子里沉淀为永恒。时间的轮轴咕噜噜的转过,没有丝毫的犹豫,稳健而又急促的驶向下一个未知的站台。2009年的盛夏,我们又将踏上新的人生旅途。漫漫人生路上,北林的四年大学时光,必将是我们人生最美好而难忘的风景。

个人简介:宗宁,男,共青团员,环境科学05-1班。大学期间成绩优秀,专业综合排名第二。先后获得学习优秀一、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实践论文曾获优秀论文奖。参加教育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为“翠湖湿地水体和土壤中磷形态分布特征的研究”。连续三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为人诚恳、勤奋、积极进取。现已保送至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攻读研究生。最喜欢的一句话:只有含泪播种的人,才会含笑收获。(责编:张昕)

